種植如下:
1、品種選擇
可選用一些大葉品種,如法國的厚葉品種,其葉片大而肥厚。也可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種子或設置固定的留種圃地。
2、地塊選擇
蒲公英適應性強,既耐旱又耐堿,喜疏松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應選擇農業生態環境優良、周圍無污染源、水質潔凈、空氣清新、土質疏松且富含有機質的區域作為蒲公英生產基地。
3、施肥
每1000m2施4000~5000kg腐熟的優質農家肥。將農家肥撒施于土壤表面,深耕翻耙,旋耕深度在15cm左右,使糞肥與土壤充分混勻。
4、播種
土溫達到15℃以上時開始。露地栽培通常在4月播種,棚室栽培通常在10月播種。
在畦上開淺溝2~3cm,溝距10cm、寬10cm,踏實澆透水。將種子摻細沙,拌均勻后可撒播于溝內,覆土2~3cm。或直接平播漫撒,播后用微噴澆透水,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
5、肥水管理
蒲公英出苗后需要大量水分,因此保持土壤的濕潤狀態,是蒲公英生長的關鍵。
每次間苗、定苗就需澆小水,進入蓮座期不再澆水,直到肉質根膨大期,視土壤墑情而澆水,要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如果條件允許,使用噴滴灌設施進行水分管理更好。
不提倡施用化肥,施用化肥雖然使嫩株及葉片色深、快速生長,但失去了蒲公英的野生風味,品質不佳。
擴展資料:
病蟲害防治:
蒲公英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很少發生病害。但棚室栽培若管理不善,也會發生根腐病、白銹病、霜霉病等,可均勻噴施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可通過懸掛涂有機油的黃板進行誘殺或用煙劑(主要是溫室栽培采用)進行熏蒸,實現綠色或無公害栽培,提高蔬菜品質。
采收: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是采收蒲公英種子的季節。采收的時間一般在8:00~9:00,最晚不超過11:00。因為中午、下午種盤干燥,接近成熟的種子容易開裂,種子極易飛散,損失較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