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養花中尋樂趣,勞動中長見識。本文通過寫作者養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為中心句,簡潔地概括了全文。因愛花而養花,花雖多,但沒有奇花異草。(為過渡句)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分述養花的過程——勞動之樂,成果之樂,失敗之痛。
第三段(第7自然段):養花的樂趣。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
《養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
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道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解放后,老舍不再需要花瓶了,他有了一個小花園。1950年,老舍搬進了北京一座小四合院。從此老舍就和夫人在院子里養起了菊花,一共養了100多種,300多棵。
每到秋天花朵爭奇斗艷,真可以舉辦個小菊展了。這就是老舍著名散文《養花》一文提到的情景。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斗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
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于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于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杰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
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