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因地制宜選擇原材料。用于發酵基質的材料很多,園林落葉、枯枝、秸稈、鋸末、樹皮、刨花等一些工農業廢棄物及下腳料都可以,使用時將物料按自身的工藝要求切碎或粉碎到合適尺寸。用戶可根據當地情況來選擇廉價易得的材料,條件好的園林綠化公司還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材料科學組配進行發酵。接下來就是操作了:1、配營養液。用2.5公斤尿素兌150-200公斤水制成尿素水,均勻地撒物料上,發酵物料的含水量要求控制在60-65%。此過程是給微生物配含"氮"營養液(微生物自身繁殖需要"氮"、"碳"等營養,尿素含"氮"高)。水分合適與否判斷辦法:手緊抓一把物料,見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為宜。水少發酵慢,水多通氣差,還會導致"腐敗菌"工作而產生臭味,切記。2、物料建堆。將調節好水分的物料建堆發酵堆一般要求:堆高1.2~1.5米(切記不能低于80厘米),寬2米,堆的長度可以根據發酵料的多少自由調整,一般長度不要低于2米,單個發酵堆總體積不低于3立方。3、撒料接種。等到尿素水浸透后,上面加蓋透氣性覆蓋物,自然放置24小時,第二天把2公斤金寶貝微生物發酵菌劑與5公斤米糠混拌成增量菌劑(即把2公斤的發發酵劑"稀釋"成7公斤的料,多點東西便于撒勻,同時也是給菌種提供營養),均勻地撒在已堆好的物料堆中,做到邊翻、邊撒,此過程稱為"接種"(也就是將金寶貝微生物發酵菌劑混和上述其他料撒入堆中,微生物工程技術上稱"接種")。(注:米糠不是統糠,新鮮米糠的營養及通氣性遠優于陳舊米糠。萬一無米糠,可用麩皮、玉米粉等替代)。4、加蓋翻倒。接完種后,在大堆上面再加蓋透氣性覆蓋物,應做到遮光、避雨。在正常情況下,發酵處理開始后,經過5-10天發酵,溫度可達到55-60℃以上,此時翻動一次,累計2-3次可完成發酵。5、發酵完成正常情況下秸稈及落葉類基質發酵時間為15天左右,鋸末類基質25-30天,樹皮類30-40天可發酵完成。發酵完成的物料呈黑褐色,手感柔軟,易碎,涼干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