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名叫栝樓。
栝樓(拉丁學(xué)名: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是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攀緣草本,長可達(dá)10米。根狀莖肥厚,圓柱狀,外皮黃色。莖多分枝,無毛;葉互生,近圓形或心形,雌雄異株;雄花數(shù)朵總狀花序,少有單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實(shí)近球形,熟時橙紅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于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陜西、甘肅、四川、貴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因本種為傳統(tǒng)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qū)內(nèi)、外,廣為栽培。分布于朝鮮、日本、越南和老撾。
栝樓有解熱止渴、利尿、鎮(zhèn)咳祛痰等作用。種子含脂花肪油;果實(shí)含三萜皂苷、有機(jī)酸、樹脂、糖類、色素;根含蛋白質(zhì)、皂苷、酸類。
擴(kuò)展資料
毒性
瓜簍注射液小鼠1次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363±33g/kg和306±22g/kg。麻醉犬1次靜滴100g/kg(相當(dāng)臨床用量的100倍),除在給藥時血壓有一過性的下降外,未見其它明顯毒性反應(yīng)。犬亞急性毒性試驗(yàn),每日30g/kg,靜脈注射21天,除個別犬在給藥第3周胃納較差和部分犬給藥畢后出現(xiàn)肝細(xì)胞局部度濁肺外,也未見其它明顯毒性反應(yīng)。
藥用
栝蔞實(shí):全顆果實(shí)干燥,藥用時切片。性味: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陰肺經(jīng);功效:清心潤肺,洗垢除煩,開胸膈之痹結(jié),滌涎沫之膠粘,最洗瘀濁,善解懊_。
栝蔞仁:干燥種子。性味: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
栝蔞根:又稱“天花粉”、“花粉”。性味: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清熱生津,清肺潤燥,解毒消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栝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