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是什么意思?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是什么意思?
銀床淅瀝青梧老,_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被稱為中國最后一位擁有宋詞遺風的詞人。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末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這是最點題的一句,是說距離當初歡會已經過了十年。這個“十年”是約數還是實數,很難確定,如果是實數的話,有人據此推測容若懷念的是發妻盧氏,而作此詞時距離盧氏之死已有十年。
導讀銀床淅瀝青梧老,_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被稱為中國最后一位擁有宋詞遺風的詞人。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末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這是最點題的一句,是說距離當初歡會已經過了十年。這個“十年”是約數還是實數,很難確定,如果是實數的話,有人據此推測容若懷念的是發妻盧氏,而作此詞時距離盧氏之死已有十年。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30/wz/18295874052.jpg)
虞美人【清】納蘭性德銀床淅瀝青梧老,_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被稱為中國最后一位擁有宋詞遺風的詞人。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末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這是最點題的一句,是說距離當初歡會已經過了十年。這個“十年”是約數還是實數,很難確定,如果是實數的話,有人據此推測容若懷念的是發妻盧氏,而作此詞時距離盧氏之死已有十年。“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有人解釋為容若是在懷念亡妻盧氏,又因為十年之后早已續娶了官氏,官氏在側之時不大方便公然悼念亡妻,所以拾得翠翹之后才“何恨不能言”。——這種解釋恐怕有些過了。因為,即便事情背景屬實,但十年之后有恨而無言,意思已足。就像蘇軾的悼亡詞里“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是很正常的感情。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是什么意思?
銀床淅瀝青梧老,_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被稱為中國最后一位擁有宋詞遺風的詞人。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末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這是最點題的一句,是說距離當初歡會已經過了十年。這個“十年”是約數還是實數,很難確定,如果是實數的話,有人據此推測容若懷念的是發妻盧氏,而作此詞時距離盧氏之死已有十年。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