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凈肉: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自死(自己死掉了或者是病死,或者是老死,或者是因意外而死等,另說病死老死除外)、鳥殘(鳥獸之殘羹)。
1、不見殺:不得親自殺一切眾生,謀得其肉,若得其肉則犯。
2、不聞殺聲:非自己所殺,非教他殺,而親聞他人宰殺,眾生哭叫之聲,其肉不得食,若得其肉則犯。
3、不為我殺:自己想吃肉,自知不能親自殺,而教別人殺來給我吃,若得逞則犯。
4、自死:所謂自死者,就是眾生自己命終,非他人打擊之死,亦非種種策謀之死,得其肉而食者不犯。
5、鳥殘:所謂殘食者,就是眾生被弱肉強食,因而剩下之殘余之肉,若得其肉可食,食而不犯也!譬如老虎追殺山羊,羊肉吃不完,剩下殘肉,得其肉者,食而不犯。
此五種情況者,稱之為五凈肉,這是佛教界,為一些要茹素者,一時辦不到而開的方便法,減少犯重之嫌,特立所為,最終目的還是要全茹素才對!
擴展資料:
三凈肉是一個佛教術(shù)語,指信徒?jīng)]有看見、聽說或懷疑為了自己而殺死的動物之肉類。還有五凈肉的說法,是上述三個加上自然死亡,以及被其他鳥獸殺死食余的肉。
九凈肉又加上了:第六不為己殺,第七生干(非由湯火而熟),第八不期遇,第九前已殺。提婆達多曾經(jīng)主張不食用任何肉類,受到了佛陀的批評與糾正。釋迦牟尼佛認為是可以食用三凈肉的。
三凈肉應具備三個條件:
1、眼不見殺,即沒有親眼為了給自己吃肉而殺死動物或看到殺死動物的慘相;
2、耳不聞殺,即沒有親耳聽到動物被殺死的聲音或從可信處聽聞是為了自己而殺的;
3、不為己所殺,即不是為了自己想吃才殺的。
舉例來說,如果到市場正好看到攤販在殺雞、殺魚,或者販賣的人告訴你這是現(xiàn)宰的鮮肉,這就不符合上述條件.
又如,到親戚朋友家里作客時,他們特地殺雞宰鴨來款待,此即讓眾生為自己而被殺,這便不是三凈肉。不能完全吃素的人,可以暫時吃這種肉,或到街上買現(xiàn)成已被宰殺了牲畜禽類等的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五凈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凈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九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