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蘭喜濕喜陰,植料的選擇上保水性強的植料比例大一些較好,養墨蘭用的泥土如下:
1、中國傳統盆栽墨蘭多用其原產地林下的腐殖土,當地人稱為“蘭花泥”,這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松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墨蘭的優良盆栽用土。
2、在北方栽培墨蘭,一般都用腐葉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爐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制。
二、墨蘭(學名:Cymbidiumsinense(JacksonexAndr.)Willd.):又名報歲蘭,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包藏于葉基之內。葉帶形,近薄革質,暗綠色。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較粗壯,一般略長于葉;花的色澤變化較大,較常為暗紫色或紫褐色而具淺色唇瓣,也有黃綠色、桃紅色或白色的,一般有較濃的香氣;萼片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花瓣近狹卵形;唇瓣近卵狀長圓形;蕊柱稍向前彎曲,兩側有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花期10月至次年3月。?
三、墨蘭適合在南方種,在廣州蘭圃、芳村的蘭花基地,大部分用塘泥種,比用石子、干苔、厥根、樹皮等介質種的好打理,并可延長換土、換盆周期。可以到花店買袋裝干塘泥,一般花店都有,但不要敲成比大拇指稍大的塊狀即可,千萬別磨碎了。
拓展資料:
1、墨蘭還叫報歲蘭、入歲蘭,因為它的花期正在二十四節氣之尾的大寒季節,每年公歷元月開放。這時,農歷舊的一年將終,新的一年即將開始,令人喜慶的立春節氣和新春佳節即將到來。這時,墨蘭花開,頌墨蘭之品格,受墨蘭之啟迪,愈加喜愛墨蘭的不為世俗、寂寞幽香、獨守高雅。
2、張九齡《感遇·其十》為張歸隱回鄉(廣東始興)時所作。其詩曰:“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馨香歲欲晚,感嘆情何極。白去在南山,日慕長太息。”這詩中所提到的南山即張氏的家鄉始興南山(在今廣東邵關市東南郊一帶)。據《廣東通志·曲江古跡》載:“張丞相園在城南南山下。”這一帶歷來產墨蘭,從“馨香歲欲晚”句看,很像是寫墨蘭。
3、另一種說法是依據南宋末期越時庚《金漳蘭譜》中對幾種蘭的描述來推測。其“吳蘭”條曰:“色深紫,有十五萼,干紫英紅,得所養則歧而生,至有二十萼。花頭差大,色映人目,如翔鸞翥鳳,千態萬狀。葉則高大剛毅勁節,蒼然可愛。”類似的品種還有陳夢良、潘花、趙十四、何蘭,均開紫色花,《金漳蘭譜》在后文把這類花統稱為紫花。吳應祥、吳漢珠編著的《蘭花》第77頁中稱“宋代《金漳蘭譜》”的紫蘭多指今之墨蘭。
4、除心啟、吉占和編著的《中國蘭花全書》第90頁墨蘭條內也稱:“墨蘭又稱報歲蘭,也是中國傳統觀賞的蘭花,早在南宋就有品種的記載。”金漳位于閩南,此地歷來盛產墨蘭,以上說法不無道理。可惜《金漳蘭譜》對各種蘭只有簡單的文字描述,沒有圖譜,原種已失傳,其文字也沒出現墨蘭、報歲蘭等詞,而統稱為紫蘭。只憑花深紫色,于紫英紅,葉則高大等語很難予以確認,因當地所產的某些大葉建蘭、大葉寒蘭的植物形態也有類此的。盡管如此,古之某些紫蘭即為今之墨蘭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