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密植。露地定植密度主體密度為2m×1m,第1行距地界1.5~2m,第2行距第1行2m,第3行距第2行3m,從第3行算起,每4行2m的行距,就留1個3m的行距,依次類推,667m2栽296株。
2、設施內定植密度主體密度為1.5m×(1~1.2)m,依據棚寬及支柱情況設計行數。設計中應注意:一是棚腿距邊行的距離為行距除以2加0.5m,以免棚邊高度不足影響整形。二是對有支架的大棚,必須沿支架定植,支架兩側酌情定植。不論是拱棚還是溫室,一定注意南北棚南北成行,東西棚東西成行,以便微耕機耕作及覆膜。定植前應施足基肥,整地起壟。栽植以秋栽為好,切忌深栽,栽后應澆水覆膜。
3、科學整形修剪。定植后第1年整形修剪,定干定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為50cm左右。剪口距芽0.5cm左右,剪口下必須為飽滿芽。將嫁接口處的塑料布及嫁接口以下的萌蘗剪掉。夏剪(一般為5月上旬)①第1次夏剪。待新枝長至20cm左右時,最上邊一條新枝不剪(如最上邊這條新枝長勢弱,即全部剪掉,留第2條強旺枝不剪),其余各枝留5~6cm短截。
4、扶直中干中干偏斜則樹形必亂,當主干長至1m左右時需用2.8m左右的竹竿扶直主干,捆綁主干與竹竿的繩子系的不要太緊,以免傷及主干。隨著主干的增高,一般綁扶3~4次。整形期間如遇梨小食心蟲咬去主干新梢情況,則重新扶起新長出的一個枝作主干,靠近主干的其他各枝摘心或短截。
5、冬剪冬剪即落葉后的修剪。修剪目的是均勻樹勢,通風透光,確定產量和枝量。疏除下部過低的枝條;疏除過旺的枝條,特別是中上部的強旺枝條;疏除過密枝(去中間)和傷病枝;短截沒有長夠高度的主干延長頭(在飽滿芽上邊0.5cm處)。一般1年生樹留枝25條左右。
6、結果樹采果后的修剪。大棚桃的修剪首先把最下部側枝修剪成單軸,然后留50~60cm短截。側枝留3~4個,多的疏除。修剪應分兩次,先剪主干下部70%~80%的部分,10d后再剪主干上部余下的部分,這一方面避免了上強,另一方面也照顧了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生長的協調。如果多效唑使用太重了,重短截后不萌發新枝,則每7~8d噴1次碧護(1g+15kg水)或赤霉素(1g+15kg水),用酒精融化,連噴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