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好鵝苗。優良健壯的雛鵝應具備:出殼后即能站立,絨毛蓬松、光滑、清潔、無沾毛、沾殼現象;精神活潑,反應靈敏,叫聲洪亮,手提頸部雙腳掙扎有力。
2、飼養密度要適宜。一般每平方米飼養1周齡雛鵝20-25只,2周齡15-20只,3周齡10只。
3、溫度要適宜。冬季氣溫低,大群育雛應在育雛室保溫育雛,鋪好墊料,不要讓雛鵝直接接觸地面。適宜溫度,雛鵝分布均勻。若溫度過高,雛鵝遠離熱源,張口呼吸,飲水頻繁。
4、濕度要適宜。欄舍潮濕易使雛鵝患感冒、下痢等疾病。欄舍適宜的濕度為60—70%,調節濕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換墊料,常清掃糞便,保持地面和欄舍干燥。
擴展資料
規模養鵝效益高低看管理,成敗與否看防疫。規模養鵝要保持鵝舍干凈,地面干燥,欄舍通風并經常打掃。定期或不定期用藥物消毒場地及用具,發現疫情應及時隔離治療并對病死鵝做深埋處理。定期防疫驅蟲,對鵝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鵝瘟疫苗、禽流感疫苗、蛋子瘟菌苗等,并定期請獸醫上門查蟲驅蟲。
綜合利用鵝產品。為了提高養鵝的經濟效益,應該采用活拔毛絨技術和鵝肥肝生產技術等,走產肉、產蛋、拔毛、產肝等綜合利用的路子。生產肥肝的鵝在10周齡后應由放牧轉為舍飼,12周齡后用玉米強制填喂4周,使鵝的活重比填肥前增加80%-90%,若拖延填肥期,成本變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鵝苗
?????????????百度百科-鵝(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