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入冬到發芽前,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剪除掉病枝,集中銷毀,刮除老樹皮,清除越冬病蟲源,減少病蟲基數。
2、開花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枝干,防治杏瘡痂病、黑斑病、球堅介和其他越冬蟲卵。
3、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杏象甲出土上樹危害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搖樹,人工捕殺,清除蟲果,并及時噴20%速撲殺2000倍液和50%多菌靈600倍液混合液。防治杏象甲和杏瘡痂病、黑斑病、穿孔病,也可選用其他殺蟲殺菌劑混用。
4、4月中旬噴40%菊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靈200倍液,可防治杏瘡痂病,黑斑病、穿孔病及桃蚜。
5、6月中旬用滅掃利2000-3000倍液、速撲殺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紅蜘蛛、介類、黑斑病、穿孔病等病蟲,并人工捕殺紅頸天牛成蟲。
6、7月中下旬,人工捕殺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蟲,或及時噴速滅殺丁2000倍液進行防治。
7、如杏樹已發生杏褐腐病、杏瘡痂病可用藥劑防治。杏樹芽萌動前,噴4-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杏落花后立即噴大生米-45藥劑800倍或80%代森錳鋅800倍,
以后每10-14天噴一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
8、如杏樹已發生的是杏細菌性穿孔病,用藥劑防治的方法為:杏樹發芽前,全樹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00波爾多液50%退菌特100倍,鏟除在枝潰瘍部越冬病源;
生長季節,從小杏脫萼期開始,每隔10天噴一次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70%代森錳鋅700倍或65%代森鋅500倍。
擴展資料
栽培技術
播種或嫁接繁殖。嫁接砧木可選山桃、梅、東北杏等,于7月中下旬進行丁字形芽接。芽接不可不晚,否則離皮困難,成活率低。如當年芽接末成活,可至次年春季枝接。也可用分蘗繁殖。杏樹壽命長,華北、西北各地常見百年以上大樹,產量仍很高。經濟壽命亦很長,在40~50年間。
杏對土壤、地勢的適應能力強,多種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長。在壤土、粘土、微酸性土、堿性土上甚至在巖縫中都能生長。杏樹耐寒力較強,可耐-30℃或更低的溫度;耐高溫,如新疆喀什等地,夏季最高氣溫43.4℃仍能正常生長結果且品質佳。
杏樹不耐水澇,地面積水3天就會爛根樹死。在種過杏樹、桃樹、李樹和櫻桃等核果類果樹的地方,不可再建杏園,否則易發生再植病,輕則樹體發育不良、品質差,重則死樹,導致建園失敗。杏品種大多數自花不育或自花結實率很低,故而必須配置授粉樹才能獲得高而穩定的產量。
一般情況下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為3~4∶1。杏樹苗木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常用的砧木有山杏,即西伯利亞杏,廣泛分布于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购⒖购?、與杏的嫁接親和力強,可以提高苗木的抗旱、抗寒力,而且有矮化作用。
用普通杏作砧木,因樹體高大,枝干粗壯,開始結果和進入結果期稍晚,但壽命長。有的地區用山桃、李、梅、榆葉梅等作砧木,多數表現親和力弱,成活率低。栽植密度應根據品種、地力、管理水平等來確定,一般鮮食用杏2~3米×4~5米的株行距較為合適,畝栽40~80株。
仁用杏2~3米×3~4米株行距為宜,畝栽55~110株。加工用杏可取二者之間的密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杏(杏樹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杏(薔薇目薔薇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