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從播種發芽至果實成熟,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和結果期四個階段。
1、發芽期
從種子發芽至第一片真葉出現為發芽期。具有高生活力的種子,在適宜條件下,發芽期為7~9天。種子發芽必須具備適宜的溫濕度條件與良好的通氣狀況。種子發芽后,先長出胚根,然后胚軸伸長,把子葉頂出土面,子葉展開后生長點破心長出第一片真葉。
2、幼苗期
從第一片真葉出現至開始現大花蕾為幼苗期。幼苗期的前期只有營養生長,后期以營養生長為主,同時開始了生殖生長。夏秋季節,幼苗期通常只需45~50天就可完成,但冬春季節由于環境溫度低、光照弱,植株生長緩慢,常需要55~65天才能通過幼苗期。
3、開花坐果期
番茄從現大花蕾至第一穗果實坐住,為開花坐果期。此階段植株從以營養生長為主向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存階段過渡。開花期的長短與品種特性、栽培環境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早熟品種比中晚熟品種的開花期集中,并且經歷時間短;同一品種在高溫環境中比在低溫環境中開花期要短。
4、結果期
番茄從第一穗果坐住開始膨大至果實成熟并采收結束為結果期。番茄是陸續開花連續結果作物。當第一穗果實長至核桃大小時,第二穗果已開始坐果并陸續開花。結果期的長短由品種類型、環境條件、栽培方式等因素決定。長季節栽培,只要條件適宜,結果期可達9個月甚至1年以上。
擴展資料
番茄最早生長于南美洲的秘魯和墨西哥,是一種生長在森林里的野生漿果。因為色彩嬌艷,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視為“狐貍的果實”,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據記載,十六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于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里,并作為象征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紅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