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苜蓿草的種植月份
苜蓿草春夏秋季播種均可,以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偏鹽堿地塊不宜春播,易造成死苗。
1、春播:春季需在清明前(3月底—4月初)播種。此時土壤濕度大,易獲全苗。過晚正逢春旱,出苗困難。
2、夏播:一般在6月份—7月份。此期氣溫高,雨水多,幼苗生長快,但雜草也多,病蟲害發生頻繁。
3、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此期在雨季后,土壤好,溫度適宜,雜草長勢減慢,播種成功率最高。不論采用哪種播種方式,均應結合下雨或灌溉,雨后最好。播后要鎮壓,以利種子發芽。?
二、苜蓿草的生長期
苜蓿從始花期到盛花期約為7天—10天,第一次收割在始花期最適宜,此時蛋白質含量最高;最晚不能晚過盛花期,否則,落葉嚴重,莖稈纖維化,品質下降。第一茬苜蓿草收割時間大約在5月中下旬;以后視水肥條件,每隔30天—40天割一次。
擴展資料:苜蓿草的經濟價值
中國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養殖體系,加之原有家畜的飼草需求,構成了龐大的國內草產品需求市場。中國奶牛、肉牛及肉羊每年對草產品的需求量為3000萬噸左右,豬雞配合飼料中以4%~5%的比例添加草粉,每年的草粉需求量超過250萬噸,鴕鳥、鹿等特種動物養殖和水產養殖對草產品的需求量也在10萬噸以上。
另外,在牧區,由于草原退化、沙化、鹽堿化,貯草量減少,氣候的異常變化,造成水旱災害的頻繁發生,每年需要貯備抗災保畜飼草幾百萬噸。由此可見,牧草的國內市場非常大。
從需求方面看,國內苜蓿草主要用于奶牛養殖業中,奶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草業發展的支撐,尤其是以苜蓿為代表的優質牧草。發達的奶業要求有發達的草業,高質量的乳制品要有高質量的草產業,高水平的奶牛生產必然要求高質量的牧草供應。
實踐表明,以秸稈為粗飼料來源的日糧,只能滿足單產水平為5000千克每年的奶牛的營養需要,使用青貯玉米、普通干草飼喂,奶牛的單產水平可以維持在6000~7000千克的水平上,要想達到8000千克.年以上水平則必須飼喂苜蓿等優質青干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苜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