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星的瓢蟲是益蟲,無星的瓢蟲指大紅瓢蟲,大紅瓢蟲主要以綿蚧為食,綿蚧是害蟲,所以大紅瓢蟲是益蟲。
大紅瓢蟲原產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要求最度較高,成蟲交尾產卵最適溫度為日平均溫度26-20℃。平均氣溫在15℃以下,即停止產卵。在陰天無陽光直射的條件下,22-23℃即停止活動,但饑餓2-3天,即使在16-23℃的天氣,也還取食。
越冬后活動所需的溫度較低,在陽光照射下,19-20℃即能活動。氣溫達35℃時一表現騷動,急行亂爬。高溫時選擇茂密林中棲息。
由于它適應的溫度范圍較窄,在溫帶地區,活躍的時間較短,以四川柑桔產區而言,活躍期為5-9月,在這個期間,遇到酷熱天氣,也減少活動,如果沒有適當的隱蔽場所,往往難以存居。
擴展資料
瓢蟲外形特征:瓢蟲的成蟲體長1.0~16.0mm,體型呈短卵型至圓形,身體背面強烈拱起,腹面通常扁平。從背面看,前胸背板和鞘翅基部常緊密相連,通常寬度相近。頭常嵌入前胸中,有時完全被前胸背板蓋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或常有或稀或密的細小短毛。
大多數瓢蟲具有以下3個特征:即下顎須端節斧形,跗節隱4節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線,這些特征可與其它近緣種相區分。
瓢蟲足及觸角較短(通常不明顯)、鞘翅背面無明顯的刻點等特征也有助于與其它近似科相區別。但有些瓢蟲的體長形,長于體寬2倍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紅瓢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