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是一種植物的類型。其無花,無種子,以孢子繁殖,能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在全世界約有23,000種苔蘚植物,中國約有2800多種。
苔蘚植物結構簡單,僅包含莖和葉兩部分,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苔蘚植物喜歡有一定陽光及潮濕的環境,一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
苔蘚植物分布范圍極廣,可以生存在熱帶、溫帶和寒冷的地區(如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成片的苔蘚植物稱為苔原,苔原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局部生長在樹木線以上的高山地區。
擴展資料:
苔蘚栽種注意:
苔蘚喜歡濕潤而怕水澇,它賴以生存的土壤必需要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澆水以后多余的水分會很快流走或蒸發。如果栽種苔蘚的土壤透水透氣性差,澆水或者噴水以后,水分會長時間停留在土層中,苔蘚就會因為土壤過濕而發黑腐爛。
栽種苔蘚最好選擇腐葉土、椰糠土、泥炭土等透水透氣性好、保濕性也好的土壤,其中腐葉、椰糠、泥炭等成份要比栽種普通花草的比例高一點,確保澆水以后不會有積水,才能為苔蘚健康生長打好基礎。如果想用苔蘚給其他花草鋪面,就要保證栽種其他花草的土壤的透水透氣性,否則二者都養不好。
苔蘚喜歡溫暖的環境,最適合生長的溫度是二十五度左右。當溫度低于二十度時,苔蘚生長就會變得緩慢。當溫度低于十五度時,苔蘚會逐漸停止生長。當溫度低于十度時,苔蘚就會變黃干枯。所以在野外,我們經常會在夏天見到苔蘚,就是因為夏天比較適合苔蘚生長。
苔蘚喜歡潮濕的環境,但在陰暗的地方苔蘚是沒法生長的。因為苔蘚是高等植物,也要進行光合作用才能正常生長。當光線太過陰暗的時候,光合作用不足,苔蘚就會發黃、生長緩慢、漸漸枯死等。這一點也可以參考野外苔蘚的生長環境,陰暗的地方不見他們的身影,反倒是半蔭環境中的苔蘚長得更茂盛。也就是說,夏天苔蘚要養在光線明亮、沒有直射光的地方,或者是半蔭環境中。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苔蘚(最低等的高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