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葫蘆蘚屬。
葫蘆蘚屬(Funaria)是真蘚目中最常見的蘚類。真蘚目在蘚類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遍布世界各地,是蘚類中的1個大目。
葫蘆蘚屬葫蘆蘚為土生喜氮的小型蘚類。經(jīng)常習見于田園、庭園、路旁,遍布于全國。植物體高約2厘米左右,直立,叢生,有莖、葉的分化。莖短小,基部生有假根。葉叢生于莖的上部,卵形或舌形,排列疏松。葉有明顯的1條中肋,整個葉片除中肋外都是由1層細胞所構(gòu)成。
2、黑蘚系
黑蘚系高山或寒地小形蘚類,石生或巖面薄土生,植物體棕色或棕黑色,叢生,但易散落。莖直立,全部由厚壁細胞構(gòu)成,無分化的中軸,單生或分枝,老枝葉常腐朽脫落,新枝葉密集,莖葉細胞內(nèi)含油滴。
3、泥炭蘚屬
泥炭蘚屬是水濕地區(qū)或沼澤地區(qū)的蘚類,植物體灰白色或灰黃色,有時紫紅色,叢生成墊狀,上部不斷生長,下部逐漸死亡,無假根。莖直立,頂端分枝短而密集,成頭狀,側(cè)枝叢生,有下垂的弱枝與上仰的強枝兩種。葉片由單層細胞構(gòu)成,無中肋,葉細胞有兩種。
泥炭蘚屬植物約有300多種,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尤以北溫帶分布較廣。中國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部高寒地區(qū)。
4、蘚綱
蘚綱全世界約14000種(也有人認為僅有9000種),中國約有1500種。主要代表目是泥炭蘚目、黑蘚目和真蘚目。多分布于溫暖濕潤而多云霧地區(qū)的溪邊、陰濕土坡、樹干、巖面、懸掛于樹枝或稀附生葉面。現(xiàn)包括南極在內(nèi)均有蘚類植物的蹤跡。
5、角苔綱
僅角苔目世界約300種,分為2科:角苔科Anthocerotaceae,包括花角苔屬Aspiromitus、角苔屬Anthoceros/Phaeoceros、樹角苔屬Dendroceros和大角苔屬Megaceros;短角苔科Notothylaceae,僅有短角苔屬Notothylas。
我國僅有10種。演化上具特殊意義,系統(tǒng)上獨立的一類植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苔蘚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