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說傳說有一種蟲子,叫做"怪哉"五官皆有,是怨氣所化。這種解釋并不科學,不足為信。但他這樣說,實際上是借古諷時,以史為鑒,婉諫漢武帝要施仁政,不要殘害無辜,引起民眾的怨恨和反抗。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正因為"眾庶愁怨",應引以為鑒。
具體如下:
1、文言原文
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眼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怨,咸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朔曰:"凡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當消。"于是使人取蟲置酒中,須臾糜散。
2、白話譯文
漢武帝有一次到甘泉宮去,在路上看到一種蟲子,是紅色的,頭、眼睛、牙齒、耳朵、鼻子都有,(但)隨從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于是)漢武帝就把東方朔叫來,叫他辨認(這是什么),東方朔回答:"這蟲名叫'怪哉'。(因為)從前秦朝時關押無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嘆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嘆息感動了上天,上天憤怒了,就生出了這種蟲子,它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監獄所在的地方。"武帝就叫人查對地圖,果然(是這樣)。武帝又問;"那怎么除去這種蟲子呢?"東方朔回答:"凡是憂愁得酒就解,所以用酒灌這種蟲子,它就會消亡。"因此漢武帝叫人把怪哉蟲放在酒中,一會兒,蟲子果然消失了。
3、作者簡介
東方朔(生卒年不詳),本姓張,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縣)人。[1]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