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根據大自然生長的規律,菠蘿是春天成熟的。
2.需要注意的是,菠蘿中有一種蛋白酶,如果直接食用,輕則刺激口腔黏膜,使人口唇發麻、發癢甚至紅腫,重則出現腹瀉、嘔吐或頭痛等癥狀。
3.因此,吃菠蘿前必須要用淡鹽水泡。浸泡時間以半小時為宜。如果時間不夠長,菠蘿蛋白酶還沒完全破壞,口腔皮膚幼嫩的孩子尤其容易發生過敏。時間太長也不行,會造成營養過多流失,而且菠蘿含糖豐富,泡久了容易滋生細菌。
4.菠蘿營養豐富,其成分包括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B2、C、蛋白質分解酵素及鈣、磷、鐵、有機酸類、尼克酸等,尤其以維生素C含量最高。
5.味甘、微酸,性微寒,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小便的功效,可用于傷暑、身熱煩渴、腹中痞悶、消化不良、小便不利、頭昏眼花等癥。
拓展資料:1.菠蘿(學名:Ananascomosus),是熱帶水果之一。福建和臺灣地區稱之為旺梨或者旺來(?ng-lai),新馬一帶稱為黃梨,大陸及香港稱作菠蘿。有70多個品種,嶺南四大名果之一。
2.菠蘿原產于南美洲巴西、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16世紀從巴西傳入中國。現在已經流傳到整個熱帶地區。其可食部分主要由肉質增大之花序軸、螺旋狀排列于外周的花組成,花通常不結實,宿存的花被裂片圍成一空腔,腔內藏有萎縮的雄蕊和花柱。葉的纖維甚堅韌,可供織物、制繩、結網和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