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蝎子的生活習性如下:
1、蝎子喜群居,好靜不好動,并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蝎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
2、蝎子有冬眠習性,在4月中下旬,即驚蟄以后出蟄,11月上旬便開始慢慢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
3、蝎子雖是變溫動物,但它們耐寒和耐熱。它們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為25至39攝氏度之間。氣溫在35至39攝氏度,蝎子最為活躍,生長發育加快,產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溫度范圍內進行。
4、蝎子的生長、繁殖與外界環境的濕度也有密切的關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無雨,就會鉆到地下約1米深的濕潤處躲藏、隱蔽起來。當陰雨天氣,地上有積水,它們會爬往高處躲避。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強光的刺激,但它們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陽的熱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長發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體內孵化的進程。
6、蝎子對各種強烈的氣味,如油漆、汽油、煤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學品、農藥、化肥、生石灰等有強烈的回避性,可見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這些物質的刺激對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致死。
擴展資料:
捕捉野生蝎子
野生蝎都群居于青石板的陽坡和半陽半陰坡地的隔縫和隙洞內,捕捉時,首先要查明蝎子經常棲息的場所,然后尋找蝎子排出的白色糞便。
糞便的線路和光滑的空道,就是蝎子出入的痕跡,沿此痕跡尋找,即可找到蝎窩。捕捉野生蝎的時間最好在每年的5至6月底前進行,此時捕到的為臨產母蝎。
出蟄后經過一段時間覓食,體力恢復較好,且在自然條件下,受精卵發育好,家養兩個月左右就能產仔蝎,所產仔蝎成活率高。
采集野生蝎的有利時機是雨過天晴或大雨過后的次日晴朗天氣,此時野生蝎的活動頻繁,可乘機捕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