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判斷,狗尾巴草的末梢是毛茸茸的軟毛,形似狗尾巴;提摩西草的末梢是堅硬挺實的,而且細長。
狗尾巴草多生長于田間地頭,堿性土質的草原上尤其多;提摩西草多生長于水邊。
家畜牛、馬、羊愛食狗尾巴草;提摩西草適合兔子食用。
擴展資料提摩西草:
最早于1711年被約翰·赫德提木西草(JohnHurd)在新罕布什爾州發現并將其命名為"赫德草",但是推廣作為一種干草來種植則是由一個叫提摩西·漢森(TimothyHanson)的農民開始的。
原產歐、亞的溫帶,歐美各國均有栽培,在原蘇聯被列為重要牧草。
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各省區都有種植,但面積較小,制干草,飼用價值極高。
狗尾巴草:
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為旱地作物常見的一種雜草。
原產歐亞大陸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現廣布于全世界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
狗尾草喜長于溫暖濕潤氣候區,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及粘壤土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