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冬天是泥鰍的越冬時間,放生泥鰍不合適。
泥鰍喜歡棲息于靜水的底層,常出沒于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鉆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
為了讓泥鰍安全的渡過越冬期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停食前的營養積累。
由于10月中下旬泥鰍的吃食量已大幅下降,有的還達不到1%,所以這時要抓緊投喂,可每頓都拌料投喂。同時為了加大泥鰍的吸收,可用多種維生素化水全池潑灑,每天一次,如天氣突變可在夜間潑灑一次,增強泥鰍的體質和抗應激能力。
二、肥水
停食前尤其是在10月中下旬這段時間,由于泥鰍塘內的藍綠藻大量死亡,而喜冷性的硅藻、裸藻等又沒有繁殖起來,所以這時期的水質比較偏瘦,養殖戶可在此期間肥水調藻。
三、池底消毒
泥鰍進入越冬期后,為了保暖都鉆入到底層二十公分左右的淤泥中,所以一定要定期改底和消毒,消毒時可用顆粒狀的藥物,直接干撒到塘底,讓它慢慢在淤泥上溶化,消毒效果會更好。
四、換水
有的養殖戶在整個越冬期不換水,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越冬期也要定期換水,一般在20天換水一次,換水量不能過大,以防泥鰍應激反應。這主要是為了預防氣泡病的發生,還可定期使用增氧劑,給泥鰍增氧的同時也預防了亞硝酸鹽的增加。
五、破冰
越冬期如塘中的水結冰,要及時破冰,或用微流水注入及時化冰,預防泥鰍發生缺氧狀況。
整個越冬期養殖戶要備好增氧劑和VC應激靈或多種V生素。不管是換水還是平時的管理,都要定期潑灑,以增強泥鰍的抗應激能力。讓泥鰍安全的渡過越冬期。
擴展資料:
泥鰍的營養價值:
1、改善貧血
因為泥鰍中含鐵量多,對貧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2、補腎牡陽,恢復元氣
中醫認為,泥鰍是著名的食療補品,尤其適于男性,對陽瘺、早泄有顯著療效。且補而能清,諸病不忌,是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上好輔助治療佳品。
3、滋陰止渴、清熱祛濕
泥鰍煮食能滋陰止渴,清熱祛濕。凡熱耗陰濕之口渴不解,或濕熱蘊蒸之黃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輔助食療品。堅持食用5-6天,便覺精力充沛。
4、輔助治療急、慢性肝炎
泥鰍粉對促使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比較明顯,尤以急性肝炎更為顯著。對肝功能及其他項目的恢復也有顯著療效。
5、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泥鰍肉中含脂肪較少,膽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種類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這是抵抗人體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質,可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泥鰍
人民網-吃泥鰍有5大好處?泥鰍堪比補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