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鷗椋鳥、所羅門群島上的野兔、牛等動物可以自我療傷。
很多動物都能給自己治病,其中尤以人類的近親猴子為最。美哈佛大學動物學家理查德·威蘭漢姆在原始森林里考察時發現,那里的猴子經常習慣性地咀嚼一種名為“阿斯皮里拉樹”的樹葉。樹葉中含有一種名為“提亞魯布林”的物質,具有防治病菌感染和寄生蟲的功效。
鷗椋鳥一旦患上關節炎,便會飛到森林紅蟻窩前,頻頻振動羽翼將紅蟻扇得四處逃竄。森林紅蟻會將體內的化學武器:蟻酸,紛紛噴向鷗椋鳥。蟻酸不僅治好了鷗椋鳥關節炎,還幫其清除了皮膚上的寄生蟲。
棲身于所羅門群島上的野兔,一旦遭受外傷流血不止時,便會想方設法找到蜘蛛網,并將其纏繞在傷口上,這樣血就會立即止住,疼痛也會慢慢消失。原來蜘蛛網有較強的止血鎮痛、消炎生肌的作用。
牛群在進食時經常會掘土,舔吃黏土,研究表明,黏土不僅能為牛群補充一些身體缺少的礦物質,黏土上粘有的病菌還能引起腹瀉,將牛肚子里的毒素和寄生蟲排出去。
擴展資料: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家米切爾·凱恩斯稱,盡管基因和遺傳工程的出現把人類治病療傷的基礎建立在尖端的分子水平上,但動物的自我治療從另一個角度給人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例如,猴子發現的“阿斯皮里拉樹”已經被世界藥典名篇收藏記錄,用該樹木的葉和根炮制的藥品能夠有效治療傷疤、咳嗽、發熱等病;
蟻酸在一些地方成為人們治療關節炎的簡便藥物;牛群食土的例子為養殖業提供了一個新方向,如果在牛、羊、豬、鴨等牲畜飼養中減少使用抗生素來治病、殺菌,而是采用動物自我治療的方法,就可能既生產無毒無害的綠色食品,又能增加產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動物懂得給自己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