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判斷烏龜是在冬眠還是死了,將它的一條腿拉出來,它會本能的反抗,這是冬眠,沒有龜會四仰八叉著冬眠。而死亡的龜,頭部和四肢會完全松弛癱軟在地,時間長了則變得僵硬,同時眼眶嚴重凹陷,這時如果你還是不確定他是死了還是在冬眠,那么等再過幾天慢慢變臭以后,就可以確定了。如果是冬眠,要注意以下這些:
1、龜的冬眠環境要安靜并要遮光,在吵鬧或無遮光條件下,即使溫度到了8~10度左右,龜也很難進入冬眠,這樣很消耗龜的體力,對冬眠不利。
2、有些人怕龜太冷,一看見出太陽,就把冬眠期間的龜放在陽光下面取暖,結果造成龜體力急劇下降而死亡。
3、對于生活在較寒冷地區的龜來說,最理想的冬眠溫度應在7-10C之間,如果長時間讓龜處于過低的溫度下會造成龜的死亡,溫度過高它們則可能根本就不會進入冬眠狀態。溫度低于15C時龜就會進入冬眠狀態,如不準備讓它冬眠就應該將溫度保持在22C-30C。如果溫度已低于15C,又不想讓龜冬眠,那么應該將逐步回升溫度,切忌溫度回升過快,而且不能在過渡時期溫度不高不低的階段喂食,只能在20C-30C的環境中讓龜進食。
4、龜保持冬眠狀態的最佳時間是3-4個月,處于野生環境下的龜保持冬眠狀態時間一般會更長一些,但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適當縮短冬眠的時間不會對它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5、如飼養者要檢查龜的冬眠健康情況,至多每月進行一次,除非在非常特殊的緊急情況下,飼養者才能去打擾一只正在冬眠的龜。這種查看只能是偶爾的,絕不能經常那么做,否則就會打擾龜的冬眠,使其不能完全進入冬眠狀態,從而難以達到讓龜進入冬眠的目的。打擾的次數過多,很有可能會提高龜的冬眠死亡率。
6、此外,一旦飼養者已經選擇讓龜冬眠用的飼養容器之后,飼養者決不能簡單地將它們直接放置于外界的溫度下,并且期望這樣下去直到龜結束冬眠狀態。讓任何種類的龜冬眠都如此,不論它是水龜、半水棲龜還是陸龜,長時間處于3C以下的溫度,都會產生極高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