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與開墾
選擇氣候條件適宜,土層深厚、肥沃、土質不易板結,不積水,靠近水源之處建果園。較大的果園應根據地形地勢劃分小區,規劃防護林,排灌系統,道路及其他設施。園地兩犁兩耙,樹頭,茅草,大芒等要清除干凈。坡地按等高開環山行或梯田。
植地準備
1、種植密度,因氣候、土壤肥力及品種不同而異。當前各地種植密度有5米×4米(33株/畝)、5米×3米(44株/畝)或4米×3米(55株/畝)。為了增加早期收益,開始定植4×3米,收獲3-5年后可在加密行隔株疏伐成6米×4米。
2、植穴準備:定植前2-3個月挖穴,寬80厘米,深70厘米,每穴施腐熟的豬、牛糞或土雜肥20-30公斤,過磷酸鈣0.5-1公斤,肥料與表土混和回穴。
定植
定植以6-8月定植為好。如有灌水條件,在西南和南部9-10月也可定植。如用袋裝苗,在非干旱地區可在3-5月定植。以陰天或雨前定植為好。用裸根苗定植應保持根系舒展;用袋裝苗定植則不能踩壓土團。定植深度以根頸平土面為宜。植后淋透定根水并加復蓋。
施肥
1、幼樹施肥以氮、磷肥為主,適當配合鉀肥,過磷酸鈣、骨粉等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追肥以氮肥為主。植后抽出1-2次梢時開始追肥,3、5、7、9月各施一次追肥,每次每株施尿素10-20克,9月施復合肥。如天旱可施1-2%的液肥或1:4的稀糞水,第二年用肥量加倍。在6-8月結合壓青擴穴增施有機肥。每株施綠肥50公斤,豬、牛糞或土雜肥20-30公斤,或花生餅、過磷酸鈣0.5-1公斤。
2、結果樹施肥以氮、鉀肥為主,鉀的用量不少于氮,并配合磷、鈣、鎂肥。具體做好如下四次肥:
(1)催花肥10-11月施催花肥。樹冠4米以內的(下同),每株施尿素和硫酸鉀各150克或復合肥250克。樹冠增大,施肥量相應增加。
(2)謝花肥當開花量大時,在謝花后每株施尿素100-150克,或結合噴藥加入1%的尿素或硝酸鉀作根外追肥。
(3)壯果肥謝花后約30天為果實迅速增長期,也是幼齡結果樹春梢抽生期。此時至收獲前15天應追施氮、鉀肥1-2次,或作根外追肥,以保證果實發育所需的養分。
(4)果后肥采果后立即施重肥,在豐收年可于收果前后先施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150-200克,其后再施有機肥和磷肥。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芒果速生、早結果、豐產穩產,優質的關鍵措施之一。
1、幼樹的整形修剪植后苗高80-100厘米開始整形。(1)自然圓頭形樹冠整形定干苗高80-100厘米時摘心或短截,促進主干分枝。
①培養主枝主干抽枝后,在50-70厘米處選留3-5條生勢相當,位置適中的留作主枝,其余摘除。如生勢差異大或位置不適當,可通過拉、壓枝條或人工牽引予以糾正。主枝與樹干夾角保持50-70度。
②培養副主枝當主枝伸長60-70厘米時摘頂,促進其分枝。在50-60厘米處選留3條生勢相近的分枝,其中兩條留作副主枝,頂上一條留作主枝延續枝。待延續枝伸長50-60厘米時再留第二層副主枝;如法再留第三層和第四層副主枝。所留副主枝應與主枝同在一平面上,與主枝夾角應大于45度,避免枝條重疊或交叉。副主枝長度不宜超過主枝。
③輔養枝及其處理由副主枝抽生的枝條可發展成枝組,也可發育成結果母枝,不宜剪除。對徒長性的強枝宜短截,促進分枝,以保持枝條的從屬性;對擾亂樹形的直立枝,交叉或重疊枝應予剪除。結果2-3年后,一些枝組生勢變弱,或位置不適當,影響樹冠通風透光者或逐步疏除。在幼樹整形修剪中,主要是培養骨干枝、盡量增加分枝級數,控制徒長枝,修剪位置不適當的枝條。在定植后2-3年內培養50-60條生長健壯而不徒長,位置適宜的末級枝梢,形成矮生,光照良好的圓頭形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