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體香蕉是無性繁殖。香蕉是一種三倍體植物,它是人們長期以來雜交育種的產物。因為三倍體不能有性生殖,所以香蕉只能靠無性生殖不斷復制。香芽蕉,是最常見的香蕉栽培品種,為小果野蕉的三倍體品種,屬AAA種。
這也讓香蕉成為了最適合商業化的水果,味道穩定、出品統一,堪稱完美作物。無性繁殖有利也有弊,因為大部分商業種植香蕉的基因組完全一致,所以它們對疾病的抵抗力當然也一樣。一旦有瘟疫在香蕉之間流行,全世界所有商業種植香蕉幾乎無一能幸免。
而且因為是無性繁殖,自然條件下當然也不會產生疫病的抗體,這是商業種植香蕉所面臨的最大隱患。
擴展資料:
香蕉是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水果,根據聯合國糧食署統計,香蕉是全球第四的主食農作物,全球有4.1億人以香蕉為主要糧食。香蕉雖然遍及全球,產量頗豐,然而因為它屬于無性繁殖,在全球范圍種植后,大部分種植香蕉都有著相同的基因組,這讓它們面對病毒十分脆弱。
香蕉面臨的問題,正是「紅皇后效應」,它原本是指:界上的優秀人才為了勝出,無不拼命地充實自我,大家的水準越來越高,但是不管有多拼命,相對位置似乎變動不大。用中國古話說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三倍體香蕉的出現,讓香蕉永遠穩固在一個優質的水平,卻不再進步,但病毒等卻都在進化,大難已經在旦夕之間。大麥克香蕉在1950年代前是歐美最主要的香蕉栽培品種,一向被歐美人民所喜愛。
大麥克香蕉的原株來自于東南亞,成形于加勒比海上的馬提尼克,因此大麥克香蕉的誕生地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加勒比海。從1870年開始,大麥克香蕉已經是世界香蕉種植的主力,當時的香蕉商人一定想不到大麥克香蕉不到百年就將隕落。
導致大麥克香蕉遭受滅頂之災的元兇是香蕉巴拿馬病,即黃葉病。香蕉黃葉病被稱作香蕉界的「艾滋病」,感染后先是葉片枯黃,隨后逐漸腐爛,連種植的土地都會受到污染,30到50年內無法再種植香蕉。
香蕉黃葉病在澳大利亞首先發現,但未受重視,后來在中美洲大規模爆發,因此也被稱為香蕉巴拿馬病。香蕉巴拿馬病爆發后,拯救了世界香蕉種植業的正是中國。
要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國家,中國的香蕉品種為華蕉,有很強的巴拿馬病抵抗力,很快世界上主栽的香蕉品種就都是中國華蕉了。不過紅皇后效應是無法避免的,巴拿馬病毒卻在不斷進化,目前新的變種已經能嚴重威脅華蕉了。
不過就算華蕉也滅絕了,也只是三倍體香蕉的滅絕,學者們正在中國南部和東南亞等野生香蕉產地探尋新的種植品種。
野生香蕉是二倍體,可以不斷地適應環境進行進化,萬一三倍體香蕉滅絕,重新從野生二倍體香蕉中培育新三倍體香蕉也是一條辦法。不過這對于香蕉貿易卻是個致命打擊,防止三倍體華蕉滅絕才是上上策。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香芽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