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雌蚊在交配后必須吸血(人或動物的血)卵才能發育成熟,雄蚊只吸草汁,花蜜也能活下去。
雄蚊只吸草汁,花蜜過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須吸血(人或動物的血)卵才能發育成熟,所以只有雌蚊才能傳播疾病。雌蚊飽吸一次血能產一次卵,一生可產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滅一只蚊子,等于消滅了幾百只,上千只。
當雌蚊吸血時,針狀結構刺入皮膚,而唇瓣在皮膚外挾住所有刺吸器官,下唇則向后彎曲而留在皮外,具有保護與支持刺吸器的作用。但雄蚊的上、下顎已退化或幾乎消失,不能刺入皮膚,因而不適于吸血。
擴展資料:
蚊子的吸血量:
根據廣西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中華按蚊與嗜人按蚊生物學實驗研究》數據。平均中華按蚊的飽食吸血量為2.5mg,嗜人按蚊為1.847mg。按人血比重1.05計算,合0.00238cc和0.00176cc(蚊子吸血吸一次大概是1/5000毫升,約2毫克)。蚊子為了要產卵所以會吸4~5天的血,在吸血4~5日后產卵。
蚊子在叮人的同時,會向人體注入酸性物、抗凝血因子、蛋白酶等,人體會對此產生排異反應,這就是為什么皮膚會發癢和起疙瘩的原因。蚊子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的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公敵,蚊子主要的危害是傳播疾病。據研究,蚊子傳播的疾病達80多種之多。在地球上,再沒有哪種動物比蚊子對人類有更大的危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蚊子(吸食類昆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蚊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