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如下:
昂刺魚叫黃顙魚:黃顙魚肌肉蛋白質含量在15.37%左右,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0.37%,為鱖(Sinipercachuatsi)等10種淡水魚之首。
肌肉脂肪含量為1.61%,且含有人類自身不能合成的ω-3、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全面,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比鯉、鯽、鰱、青魚等淡水魚都高。
昂刺魚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能夠有效地消除水腫。含有豐富的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鯽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很高的魚類,是國民膳食結構中優質、價廉、充足的蛋白質來源。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蛋白質氨基酸模式接近,屬于優質蛋白。肌纖維細短,水分含量較多,因此鯽魚組織柔軟細嫩,比畜、禽肉更易消化。
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主要為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抗癌等作用。是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維生素E、維生素B1、煙酸的含量也很高。?
鯽魚的食療作用古來已有總結,具有益氣健脾、利尿消腫、通絡下乳等功效,尤其是活鯽魚氽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體質虛弱者常吃有益身體健康。
擴展資料
選魚時可從兩方面來判斷。
1、魚的體形大小,一般魚長到八分大時最適合烹飪。因為這個時期的魚剛好處于“青春期”階段,性已發育成熟,其肉質比較飽滿,味道也非常鮮美。而太小的魚因為還沒有長大,肉質則不夠鮮嫩,刺也會顯得較多。
魚長太大后,肉質會較粗糙,其體內積聚的有害物質也會增多。鯉魚和武昌魚選一斤半左右的,鯽魚選半斤到一斤的,草魚選四五斤的。
2、魚的產卵期,在臨近產卵期時,魚體內的脂肪和其他營養物質儲存更豐富,肉的味道也更鮮美。而等產卵期過后,魚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則大量減少,魚會變得干瘦,肉質也變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鯽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