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的空間一定要足夠的大,不僅要讓芙蓉鳥舒適不憋悶之外,在籠子內還可以設置食罐、水罐、扁圓形的棲杠,籠底鋪上細砂,為鳥兒的生活提高最好的環境。
對于芙蓉鳥來說,每年的7-8月份是換羽時期,也是體弱者面對生死考驗的時刻。在換羽時期,體弱的芙蓉鳥容易死去,而健康的鳥兒也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在這關鍵時刻,養殖者應該避免芙蓉鳥吹風,少和外界接觸。在飼料中添加10%菜籽和墨魚骨粉,為芙蓉鳥提供能量。
芙蓉鳥日常的飼料主要植物種子為主,夏季也會捕食一些昆蟲來飲食。所以,籠中飼養的芙蓉鳥,可以準備一些谷子、稗子、玉米面窩頭、菜籽、蘋果、青菜等食物?;蛘邔追N不同的食物按照合適比例混合均勻后在進行喂食。
除了日常的飲食管理之外,養殖者還要及時的清潔鳥籠的衛生。因為芙蓉鳥是高檔的觀賞鳥,所以它養護的要求會更高。一般來說,每周清除籠底糞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換新食、新水,棲杠每3天洗一次,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適時修剪爪甲,都是飼養者必須要做的工作。
除此之外,為了確保芙蓉鳥更具欣賞價值,飼養者還應該定期帶鳥兒曬日光浴,每天在溫柔的陽光下沐浴1個小時即可。同時,還可以適當的訓練芙蓉鳥,讓它變得更聰明,掌握更多的鳴叫或者其它的技能,提高觀賞的價值。
芙蓉鳥(學名:Serinuscanaria)又名金絲雀,屬雀科,毛色分黃色、白色和紅色三種,翼長20-23厘米,體長約12.5厘米,體重15-20克,喜愛鳴叫,屬于鳴禽,現已成為家養寵物之一。野生芙蓉鳥喜歡在灌木和樹林間筑巢。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以及加那利群島是芙蓉鳥的繁殖地。
芙蓉鳥的體長一般是在12到14厘米。羽毛的顏色多種多樣,一般有紅、黃、綠、白、灰和褐色等,大多數芙蓉鳥都是黃色的,其他顏色很少見。雄性的芙蓉鳥體型較大,頭部很圓,全身上下的羽毛顏色較淺,尾羽較長。雌性的芙蓉鳥的體型就比雄性的小,而且尾羽較短,頭也是呈尖細狀,頭頂及全身的羽毛顏色比較淺。鳴唱時,喉嚨部位隆起,而且上下躥動,聲音斷斷續續,一般聽聲就可以分辨出雌雄,聲音優雅動聽的是雄鳥,而雌鳥的鳴叫較為單調。
芙蓉鳥原產非洲西北海岸的加納利、馬狄拿、愛蘇利茲等島嶼,是羽色和鳴叫兼優的籠養信鴿。有24個品種,在世界各地皆被列為高貴籠養寵物鳥之一。中國自19世紀40年代起就從外國引進,但并未嚴格進行品種品系的保持,現在純種的很少。遺傳性比較穩定的芙蓉鳥有如下幾種:
1、顫音芙蓉鳥:由德國培育而成。雄鳥鳴啼聲似搖鈴,羽毛黃綠色接近原種。
2、桔紅顫音芙蓉鳥:由顫音芙蓉鳥變異而來,由于只追求羽色,啼聲比顫音芙蓉鳥略遜色。
3、紅芙蓉鳥:美國用桔紅芙蓉鳥與中國的緋雀雜交培養而成,全身紅色。
4、卷毛芙蓉鳥: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啼聲不甚美觀。
5、月牙芙蓉鳥:英國育成。身體細長呈月牙狀。
6、山東芙蓉鳥:由中國山東、揚州等地育成。體型粗短、羽毛淡黃綠色,芙蓉鳥(圖8)鳴聲響亮。
7、白色芙蓉鳥:可能由山東芙蓉鳥變異而成,體型與山東芙蓉鳥相似。全身羽毛雪白,講究紅嘴、紅腳、紅眼睛。
中國國內的芙蓉鳥主要由“山東種”、“揚州種”和德國“羅娜種”3個品種。上海以養“羅娜種”為主,此種鳥身體細長、羽色變化較多,由黃白、橙紅、古銅、銀灰等色。頭頸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鳳頭,翅膀由羽毛異色、兩側對稱的對花,鳴聲長而婉轉、聲調輕而柔,鳴唱時上下喙閉合,假如開后鳴叫說明品種不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