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摘花。
種植過程中肥料充足,沒有必要摘花,摘花費工費時,對產量的影響也不是很大,開花不會消耗太多的養分。
花期管理:
1、澆水。
馬鈴薯初花期就開始澆水。另外,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氮、磷、鉀等無機元素都必須溶于水才能被根部吸收,如果土壤缺水,營養物質再多,植株也無法利用。
通常土壤持水量應保持在60%~80%。水要順壟溝澆,不要漫過壟頂以防土壤表皮板結。
2、中耕培土。
花期是馬鈴薯田間管理的第二次中耕,為確保薯塊不露土出現青頭,要實行高培土,培土需達到15~20厘米,這樣既有利于馬鈴薯膨大,也可防止薯塊露出地面。
3、追肥。
馬鈴薯膨大期不光需水多,對營養元素需求量也很大,因此,要有針對性、精準追肥
對植株生長旺盛的田塊,應施磷鉀肥為主,畝施磷肥15公斤,或施復合肥15-20公斤,可根據土豆長勢和土地情況等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土豆在開花期的養分需求。
擴展資料:
土豆喜歡冷涼氣候,生長期間以晝夜平均溫度17~21C最好,30度左右時,土豆塊莖完全停止生長。因為這個不耐高溫的特點,所以如果當初種植土豆的時候天氣冷,覆蓋了地膜保溫,到了花期一定要去掉地膜,不然會減產。
馬鈴薯開花后,地上部莖葉制造出的養分,不斷地向塊莖輸送,塊莖體積、重量也迅速的膨大、加重,在這個時期(結薯期)是關系到地下塊莖的關鍵時期,也就是說,馬鈴薯的大部分產量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