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與天鵝的區別:外形不同;棲息環境不同;分布范圍不同。
1、外形不同
丹頂鶴體長約160厘米,翼展240厘米,體重約290克。全身幾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朱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后方耳羽至枕白色,頰、喉和頸黑色。
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三級飛羽長而彎曲,呈弓狀,覆蓋于尾上,因此,站立時尾部黑色,實際是三級飛羽,而尾、初級飛羽和整個體羽全為白色,飛翔時極明顯。嘴較長,呈淡綠灰色,頸、腿也都很長,兩翅中間長而彎曲的飛羽為黑色,并且在站立時整個飛羽都蓋在尾部。
丹頂鶴:
天鵝:
天鵝:頸與體軀等長或較長;嘴形適中,基部高而前端緩平,嘴甲位于嘴端的正中間,而不占著嘴端的全部;成體眼先裸露;鼻孔橢圓,位近嘴基。
第1枚初級飛羽的長度約為第2枚之半和第3枚幾乎等長,而且是飛羽中最長的;尾短而稍圓,尾羽20~24枚,跗跖短而粗壯,位于體的后部,跗跖前緣被以網鱗;趾強大。后趾具蹊膜。兩性同色,或雌體稍淡(如黑天鵝)。
2、棲息環境不同
丹頂鶴:棲息于開闊平原、沼澤、草地、海邊灘涂、蘆葦、沼澤以及河岸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于農田和耕地中,尤其是遷徙季節和冬季。
天鵝:主要棲息于開闊的湖泊、水塘、水流緩慢的河流和鄰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澤地上,冬季主要棲息在多蘆葦、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庫、水塘與河灣地方。
3、分布范圍不同
丹頂鶴:在中國繁殖于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達里諾爾湖等地。越冬于江蘇、上海、山東等地的沿海灘涂,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偶爾也見于江西鄱陽湖和臺灣。遷徙時經過東北南部、華北等地。
天鵝:繁殖于我國北部、越冬于華中及東南沿海。在國外,繁殖在歐亞大陸北部及北美洲的西北部;越冬于亞洲中部、歐洲、非洲西北隅及北美洲西北的部分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丹頂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