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心菜種植時間
卷心菜適應性強,既耐寒又耐熱,中國北方春、夏、秋均可露地種植。東北、西北和華北的高寒地區,多于春、夏育苗,夏栽秋收,生長期長。華北及東北、西北的部分城市,以春、秋兩茬種植為主,亦可進行多茬種植。冬、春育苗,春栽夏收稱為夏卷心菜;夏季育苗,秋季種植,秋、冬收獲,稱為秋卷心菜。
卷心菜種植都采用育苗移栽。春卷心菜大部分為早熟種植,東北、西北以及內蒙古等寒冷地區,通常于2——3月在溫室育苗,育苗期60——80天;華北地區有兩種育苗方法:一是于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在陽畦育苗,2——3月定植。二是于2月在塑料溫室育苗,育苗期40——50天;秋卷心菜于6——7月育苗,育苗期一般為35——40天;夏卷心菜4——5月育苗,育苗期為30——40天。
卷心菜的定植和種植密度
卷心菜和根系在土溫5°C以上就開始活動,因此,春卷心菜在日平均氣溫達6°C以上時,便可開始定植。北方春季干旱,多采用平畦種植,夏季高溫多雨,亦盡量多帶土,少傷根,栽后澆水,以利成活。
合理密植是增加產量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卷心菜適宜的營養面積應根據品種和生長期長短而定,每畝株數和株行距大致如下:
早熟品種:33——40cm見方,每畝4000——6000株;中熟品種:45——50cm見方,每畝2500——3000株;
晚熟品種:60——65cm見方,每備1500——1800株。苗床選擇排灌水方便、土制疏松肥沃的田塊,結合深翻施適量腐熟有機肥和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下同),播前澆透水,待土壤的含水量適中時把畦面整平。整平后按每畝苗床播種量為300~400克,播后稍加鎮壓,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并采用小拱棚或大棚進行遮陽網覆蓋。當苗長至3~4片真葉時進行假植一次,在育苗過程中,晴熱天上午9時至下午3時用遮陽網覆蓋遮陽。
卷心菜的肥水管理
卷心菜定植后需澆緩苗水,此時由于所溫較低,澆水后要及時中耕松土,以利保墑并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的恢復和生長。進入蓮座期,植株要形成強大的同化器官,吸收水肥較多,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施氮素化肥15——20kg,并充分供應水分,促進葉球生長。待葉球形成后,應控制澆水,防止裂天,利于貯藏。
卷心菜成活后,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10%的人畜糞稀液追施,畝施600-800公斤。以后于攤盤期、結球前、中期追肥次,追肥濃度為30-40%,1500公斤左右,追肥以人糞尿、豬肥等為主,可加一點氮化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
再就整個生育期內,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響品質。在氣溫高、太陽大,久晴不雨的情況下,可采用相應措施進行挑水澆苗或灌水濕苗抗旱。灌水在晴天傍晚進行,灌齊溝面后馬上將溝內余水排出,以免造成漚根,影響生長。
開春后,春卷心菜生長迅速,此時宜追肥2-3次40%左右濃度的重肥,1次在株間葉長滿田土,稱為“封行”時進行,另1-2次在結球前、中期進行。每畝施人糞尿液1500公斤左右。
卷心菜的病蟲害防治
1、卷心菜蟲害防治
菜青蟲、蚜蟲、菜螟、斜紋夜蛾、小菜蛾、黃條跳甲等,可用安綠寶1000倍液稀液、乙酰甲胺磷500—800倍液稀液、甲基異柳磷500—600倍稀液防治。
卷心菜生長的初期容易受到菜青蟲的危害,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他啃食嫩葉,嚴重能引起絕產。要采用低度低殘留高效的殺蟲劑進行治理。
2、卷心菜病害防治
軟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等等,可采用80%代森鋅500倍稀液、百菌清600倍稀液、敵克松原粉600倍稀液噴施或灌澆病株及周圍健株根部進行防治。結球甘藍又稱卷心菜、高麗菜、洋白菜,原產于歐洲地中海一帶,是世界上栽培歷史最長、面積最大的蔬菜之一,結球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物,適應性強,根系發達,一年可多次栽培,我地一般只進行越冬春甘藍栽培。
卷心菜的機械化直精播
育秧移栽,費水費工,深究之,屬于小農模式,不利于規模經濟和集約生產。山西壽陽縣發明了一種谷物蔬菜精播機,可以實現卷心菜的機械化直接精播。其特征,沒有種子破碎現象,株距合格率達98%以上,播深一致(有仿形性),完全能夠滿足卷心菜的直播要求。如果是旱地,擔心種子發芽困難,可以配用拌種保水劑,使其在種子落土后一次吸收足夠水分,而緩慢釋放,以利發芽期水分的不斷供給。其行距、株距可以參考上述數據而加以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