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宅基地證就可以按當地國土局頒發的征地賠償標準來要求。
征地補償費用:
征地的補償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
對于這幾項費用的給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是這樣規定的: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地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
關于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具體使用分配辦法土地管理法沒有明確說明,但是《物權法》第59條有明確規定:應當以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
擴展資料:
征地支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在土地征用批準后三個月內,將征地補償費用支付給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組織或村民委員會。
征地補償費的管理
1.土地補償費
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管理,主要用于發展集體經濟和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可視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承包者對土地的投入情況給予適當補償。
2.安置補助費
誰負責安置,誰管理、使用,不安置的支付給個人。
3.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誰拆遷或遷建的,支付給誰;自行拆遷的,支付給附著物的所有者;林木、果樹補償給所有者。
4.青苗補償費
青苗的補償費支付給所有者。禁止侵占、挪用被征地單位征地補償費和其他有關費用。
5.對征用承包戶的土地補償
征用農業承包戶的土地,承包期限在10年以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可以將土地補償費的80%支付給土地承包經營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征地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