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肉絲瓜
比較常見的品種,每年必種植一二棵,果實長園柱型,有短品種和長品種之分,皮薄肉厚,結果時間長,可達半年之久,結果多,一棵可結瓜幾十條,不足之處是立秋后的果肉煮食有發黑現象,氮肥施多了有微苦。
2、蛇絲瓜
口感細膩,肉白,產量不太高。
3、有棱絲瓜
有棱絲瓜別名廣東絲瓜、粵絲瓜,特點是皮上有棱,皮厚,瓜有長短之分,瓜柱有上尖下粗和園筒之分,肉細膩可口。
4、臺灣絲瓜
怕熱,結瓜不多,瓜大瓜粗,長約20厘米左右。種子第二年不發芽。
5、白玉絲瓜
短而粗、顏如玉,肉厚,甜可口,有別于青絲瓜。白玉絲瓜改變了原有肉絲瓜食用時肉質軟綿、帶苦味的缺點,食之香甜,口感特佳。該絲瓜適宜春、夏播種,結瓜早,采收期長,單株可同時結15-20支絲瓜,單瓜重500-1500克。
6、白玉香絲瓜
適宜春、夏播種,喜水耐肥,生長期間多施有機肥可提高持續坐瓜能力,增加產量和瓜的品質。四、栽培需搭1.5米以上的平棚種植。白玉香絲瓜因其肉質緊密,瓜形粗短肉厚,其耐貯運能力可與黃瓜、冬瓜媲美。
7、青首白玉絲瓜
植株蔓生,長勢旺盛,連續坐果能力強;瓜長棒形,商品瓜瓜身白色,皮薄光滑、有光澤,瓜柄頂端翠綠色,故名“青首白玉”,商品性外觀非常好;果肉淺綠白,肉質緊實,與普通絲瓜相比具有口感細膩、味甜清香。
擴展資料:
栽培技術
1、育苗?
以營養缽育苗為主,用此法一是可縮短緩苗期,使幼苗生產健壯,可以使幼苗移栽后不傷根,根系發育良好,增強幼苗抗逆性能。
2、施肥標準?
絲瓜吸肥力強,要求施足?絲瓜絡基肥、輕施苗肥,多次追施瓜肥。一般畝施有機肥1千公斤,碳酸氫銨3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草木灰20公斤作基肥。
成活后即施10公斤碳銨加10公斤磷肥沖水澆施。定瓜后,當小瓜長至15cm左右,應畝施復合肥50—60公斤,在離根30—40公分處開溝散施,以后每隔十天施肥1次。
3、采摘加工
采摘一般以瓜體由軟變硬,瓜柄轉黃,瓜蒂變軟并有黃色環帶,手捏時可聽到輕微暴裂聲,瓜蒂凹度逐步變大時為采摘標準。
脫皮,絲瓜采摘后,需經脫皮方可得絲瓜絡,脫皮主要以水浸爛皮方式,將摘下的鮮瓜,用木棍敲破外皮或用劃破皮層,在河中浸數天,再脫去爛表皮,攤曬干燥,甩出種子,即為絲瓜絡。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絲瓜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