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殼蟲,桑白蚧以若蟲和成蟲固著刺吸寄主汁液,蟲量特別大,有的完全覆蓋住樹皮,相互重疊成層,形成凸凹不平的灰白色蠟物質,排滿泄粘液污染樹體呈油漬狀,被害枝條發育不良,重者整枝或整株枯死,以2-3年生枝條受害最重。
人工防治。果樹休眠期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掉越冬雌蟲;剪除受害嚴重的枝條。
藥劑防治,發芽前噴5-7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柴油乳劑。在各代若蟲孵化期(5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噴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或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或90%敵百蟲800倍,速蚧殺1500倍。在藥劑中加入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治效果。
擴展資料
在自然情況下,蚧殼蟲活動性小,其自身傳播擴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隨著生產的發展,花卉交換、調運頻繁,人為和遠距離傳播病蟲害的機會日益增多。檢疫工作規定花卉不帶危險性病蟲(含各種繁殖材料)方可運輸。如發現病蟲,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加以消滅,防止進一步傳播擴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蚧殼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