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點
狐貍的眼睛能夠適應黑暗,瞳孔橢圓,發亮,類似于貓的眼睛,這一點狐貍和其他擁有圓形瞳孔的犬科動物不同。狐貍具有敏銳的視覺、嗅覺和聽覺。大部分狐貍具有刺鼻的味道,由尾巴根部的臭腺放出。
二、生活習性
狐貍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于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所以能捕食各種老鼠、野兔、小鳥、魚、蛙、蜥蜴、昆蟲等,也食用一些野果。
當它們猛撲向獵物時,毛發濃密的長尾巴能幫助它們保持平衡,尾尖的白毛可以迷惑敵人,擾亂敵人的視線。
擴展資料種群現狀:2018年轎子雪山保護區再次發現赤狐身影
繼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去年首次拍攝到赤狐影像后,記者2018年10月9日從市林業局獲悉,云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整理篩查野外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再次驚喜地發現了三個不同日期內被拍攝到的赤狐活體影像。
經過幾個月的拍攝,科研所工作人員在整理篩查野外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于2018年4月17日18時07分58秒在四方井地帶樣線范圍內布設的紅外相機再次清晰記錄到了赤狐的活體影像。2018年3月21日和4月2日也在同一地點拍攝到了赤狐的活體影像。
保護區第一次拍攝到赤狐的影像是2017年3月20日15點31分,在四方井區域內拍攝到。“時隔一年多的時間在該保護區內再次監測到赤狐,說明保護區保護成效顯著,具有完整的生態系統鏈,我們推測赤狐種群數量有上升趨勢。”
該負責人表示。赤狐是食肉目犬科動物,體長50~90厘米,體重5~10千克,最大的超過15公斤,行動敏捷,喜歡單獨活動,主要在夜晚捕食,主要以旱獺及鼠類為食。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