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棚生產的發展,多種棚菜給農民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但是大棚在使用多年后,各種病害尤其是土傳病害也日趨嚴重,已成為棚菜生產中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解決重茬病最好采用綜合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一、實行輪作倒茬
根據不同蔬菜作物的要求,間隔一定時期再種植,最好進行水旱輪作,如辣椒騰茬后種植一季水稻或者栽植水生蔬菜蓮藕等。輪作對防止土傳病害效果好。
二、采用嫁接栽植
利用耐(抗)病砧木嫁接栽植,提高蔬菜的抗病性。西瓜、黃瓜、番茄、茄子常遭黃萎病、枯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致命性病害的危害,一旦發病,面臨絕產和換茬。嫁接能很好地防止這些病害的發生,據測定,嫁接后西瓜、黃瓜、番茄、茄子病害發生率為零,而未嫁接的西瓜種植3年的發病率為90%,黃瓜種植3-5年后發病率為30%-50%。
三、進行無土栽培
不用土壤而是用營養液栽種蔬菜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節水節肥,產量高,品質好,無污染公害,生產快,效益好,可從根本上解決土傳重茬病的問題,特別適合于工廠化的生產。無土栽培不受地域限制,廣泛應用于多種蔬菜的生產,但技術要求比較嚴格。
四、藥劑消毒
大棚蔬菜騰茬后,對棚內進行藥劑消毒也有較好的效果。如防治真菌性病害可選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噴淋;也可用根腐寧或惡霉靈500-1000倍液噴淋或按每畝用藥3-5公斤拌適量細土均勻撒施。防治青枯病、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可選用80%水合霉素10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3000-5000倍液或絡氨銅適量噴淋。用這些藥劑進行土壤消毒應在播種前進行。
五、高溫悶棚
高溫悶棚是一種預防蔬菜重茬病害經濟有效的方法,即利用太陽能高溫處理,消毒滅菌。具體方法是每年6-9月的高溫階段,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進行,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簡單、效果好。利用兩茬作物種植的間隔期,或結合換茬的整地施肥進行,殺死基施有機肥中的病菌。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整地施肥。結合精細整地施入農家肥,可提高和維持地溫,消毒效果更好。地整好后做壟或做高低畦,使地膜與地面之間形成一定空間,有利于提高地溫。
2.灌水。土壤含水量與消毒效果密切相關,含水量過高,不利于提高地溫,含水量過低,殺菌效果不佳,以田間最大持水量60%時滅菌效果最好。
3.藥物處理。把氯化苦注射到畦內,每50平方厘米挖一個穴(深10-15厘米),每穴注4毫升,然后蓋上地膜。在密閉大棚前對棚內物體表面噴施一次殺菌劑和殺蟲劑。
4.密閉大棚,利用大棚膜和地膜進行雙層覆蓋。據測定,悶棚期間溫室內溫度可達52℃以上,地表下10厘米處最高地溫可達70℃,20厘米處可達45℃,殺菌率可達80%以上。絕大多數病菌如菌核病、立枯病、黃萎病、疫病等病菌不耐高溫,經10天左右熱處理即可殺死,而根腐病、根腫病和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分布在較深土層中,必須處理30-50天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總之,必須結合棚內所種作物及相應病菌的抗熱能力來確定悶棚消毒滅菌時間,采用大棚高溫滅菌方法,消毒效果一般能持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綜合防治大棚蔬菜重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