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剛出殼的小雞生活的環境需要有34-37度左右。
春季氣溫回升,但氣候仍然寒冷,保持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首要關鍵。雛雞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環境溫度的高低對雛雞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飲水:最好喂溫開水。
最初幾天,可在飲水內加入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起消毒飲水和清洗胃腸,促進小雞胎糞排出的作用。經過長途運輸的雛雞,可在飲水中加入5%左右的葡萄糖,以幫助消除疲勞,盡快恢復體力。
三、喂食:喂食的時候要用料桶,并且要多放幾個,避免小雞吃不到。
雛雞出殼后24~36小時,才可開食。開食的飼料要求新鮮,顆粒大小適中,易于雛雞啄,營養豐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每日喂5~7次,開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雛雞混合料進行正常飼喂,每日喂4~5次,要少喂勤添。可在出殼后第4天起在飼料中拌些切碎青菜葉或嫩草葉,飼喂量約占飼料總量的10%左右,以后逐步加大喂量到占飼料總量的20~30%。?
四、清理:雞舍需要經常清理,保持衛生。通風換氣,保持關照時間保持衛生。
五、光照:如果是在密閉的雞舍里面養雞,一定要有光照。
合理的光照時間是:0~3周齡24小時光照,4~14日齡的光照時間為16~19小時,15日齡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強度,按每15平方米的雞舍在第一周時,用一個40瓦燈泡懸掛在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開始換用25瓦燈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