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目不同
1、長頸鹿:長頸鹿科
2、梅花鹿:鹿科
二、外形不同
1、長頸鹿:長頸鹿雄性身高4.5-6.1米、雌性身高4.1-5.5米;雄性重量900-2000千克、雌性重量700-1300千克;頸部長度平均2.4米;出生時身高1.8米;出生時的體重44-70千克。雌雄頭頂均生有一對外包皮膚和茸毛的小短角,底色淺棕,終生不會脫掉。
此外,它的耳后和眼后還有兩對角,但是不很明顯。有的雄長頸鹿頭額的中央還長有一只角。因此,它們就有6-7只角。眼大而突出,位于頭頂上,適宜遠望。除了一對大眼睛是監視敵人天生的“_望哨”外,還會不停地轉動耳朵尋找聲源,直到斷定平安無事,才繼續吃食。
長頸鹿的頭部具有堅硬的角狀頭蓋骨。長頸鹿全身被毛疏短,身披淺黃底色、鑲有布滿形狀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花斑網紋的外衣,皮膚上的花斑網紋是一種天然的保護色。
2、梅花鹿:梅花鹿體長125至145厘米,尾長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體重70至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
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
雄性梅花鹿頭上具有一對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干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干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三、棲息環境不同
1、長頸鹿:長頸鹿有9個亞種,全部棲息于非洲熱帶、亞熱帶稀樹草原、灌叢、開放的合歡林地、干旱而開闊的稀樹草原地帶和樹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帶。沒有領土意識,善于交際,形成松散的群落,活動區域介于5和650平方公里。
2、梅花鹿:梅花鹿生活于森林邊緣和山地草原地區。在引進地英國,梅花鹿的棲息地范圍很廣,包括闊葉林、沼澤、鹽沼和海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頸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梅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