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瑪麗魚雌雄的區別就在于臀鰭,瑪麗魚的雄魚背鰭高大,臀鰭呈尖形;雌魚背鰭一般,臀鰭為圓形。
2、雄魚的個體一般比較瘦小,而雌魚因體內含有大量受精卵體型顯得較大一些。
瑪麗魚體質較強健,比較容易飼養,瑪麗魚類食性較雜,除喜歡動物性餌料外,還特別愛吃植物性餌料,它們會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所以在水質環境較差或嘴部受傷的情況下,極易感染細菌導致口霉病的發生。
瑪麗魚喜歡硬水,在大多數熱帶魚喜歡的微酸軟水中雖然能成活,但會不安地躁動,一旦換成硬水,跳躍次數明顯減少。一定程度上說瑪麗魚比較膽小,不適合與別的快游魚混養。
擴展資料瑪麗魚繁殖方式
瑪麗魚的繁殖方式比較特別,是卵胎生,繁殖環境水溫以25~28℃,pH為7.2~7.6,硬度9~11為宜。雌雄比最適宜為,1∶2,把挑選好的親魚放人密植水草的大水族箱里精心飼養,待雌魚腹部膨大后撈出雄魚,以防雌魚流產及仔魚被雄魚吞食。
每條雌魚每次可產仔30~50尾,幼魚出生后即可游動攝食,剛出生的仔魚顏色暗灰,以后逐漸變黑,兩個月后可辨雌雄,5個月可達性成熟。繁殖周期35天左右。將密植水草放人繁殖箱中,待雌魚腹部膨大,撈出雄魚,每條雌魚每次產仔30~50尾。
仔魚產出后即可游動攝食。與其飼養和繁殖方法完全相同的還有銀瑪麗魚、五彩瑪麗魚和皮球銀瑪麗魚等。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黑瑪麗
百度百科-瑪麗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