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水里有什么魚的方法:
1、草魚魚星:氣泡大小不等(但比鯽、鯉魚的稍大),先冒出幾個較大的氣泡,爾后是幾個較小的氣泡,最多時五、六個銀白色同等大小的玻璃球兒一般徐徐上泛,隨后消失。
2、青魚魚星:氣泡大小跟草魚差不多,只是數量比草色稍多些。
3、鳊魚魚星:個頭如同黃豆粒,數最較少,多為單個;或是兩三個陸續上冒,距離較長,很快便消失。
4、鰱鳙魚星:氣泡細小而密集,形態較混亂,往往呈片狀覆蓋水面,范圍較大。
5、鯰魚魚星:氣泡呈現密密麻麻的長條塊狀,徐徐上泛。
6、黑魚魚星:小而密集的連串氣泡,上升速度快,消失也快。
7、甲兔龜星:氣泡呈圓形,密集、雙行,不斷移位,呈明顯的爬行路線,徐徐上泛,很快消失。
8、鱔魚魚星:是其呼吸時產生的氣泡,如豌豆粒大小,三四個不等,泛出水面。
9、鯽魚泡:水泡細小而密集,一次連續兩個或多個,大小基本相同。有時冒一大一小兩個泡,大的冒出后緊跟一小泡。水泡的大小決定鯽魚的大小,如果大泡有豌豆那么大,魚大約在半斤以上。?
10、鯉魚泡:水泡成團,一個泡緊跟著一團水泡。水泡越多越大,說明鯉魚也越大。不過,因鯉魚有在淤泥里拱食的習性,也表現為一路雜泡移動,或者時不時向前升起團泡。
11、草魚泡:一閉碎泡.一般先冒一兩個較大的水泡,然后陸續冒出一些小的水泡,泡出水面還炸開。
擴展資料:
判斷水里有魚的方法:
1、以水紋觀魚:?
在無風的情況下也沒有水紋波動的痕跡,基本上可以判斷水下是沒有魚。若是水面有漣漪,時不時還會有氣泡冒出,則說明有魚在水下活動。通常水體缺氧的時候,魚會上浮到水面吸氧,這時雖然能一眼判斷出水中有魚
2、以水色觀魚:
水太清澈的水域魚會很少或者沒有魚。
3、以水味觀魚:
迎風站或蹲在岸邊,聞一聞,從水面上吹來的風有無魚腥味,或用手捧水聞聞有無魚腥味。魚腥味越濃,表明魚群留下的黏液分泌物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魚也就越多。反之,則魚少。?
4、聽水聲:
根據魚跳躍時伴隨的擊水聲,可以判斷魚情,聽魚兒吃草發出的“嚓嚓”聲和大魚追捕小魚發出的“撲通”聲,有聲則有魚,無聲則少魚或無魚。?
5、看水鳥:?
鸕鶿、水鴨、白鷺等都是專食小魚的鳥類,白鷺在水面的上空盤旋、翱翔,鸕鶿、水鴨在水面游,說明此處的魚兒較活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魚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