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是毛茛目小檗科植物,生于林下、溝邊灌叢中或山坡陰濕處,海拔650-3500米。中國陜西、甘肅、山西、河南、青海、湖北、四川等地區均有栽培。
淫羊藿是一種生態幅度大的溫帶及亞熱帶藥用植物,喜陰濕,土壤濕度25%-30%,空氣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對光較為敏感,忌烈日直射,要求遮光度80%左右。
淫羊藿對土壤要求比較嚴格,以中性酸或稍偏堿、疏松、含腐殖質、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油沙壤土為好,海拔在450-1200米的低、中山地的灌叢、疏林下或林緣半陰環境中適合生長。
擴展資料唯一以鎮坪縣為名的植物:淫羊藿
秦嶺是淫羊藿分布的最北界,1993年,英國人MikinoriOgisu來中國采集植物標本,在鎮坪縣的雞心嶺1650米處發現一種淫羊藿屬植物,便帶回英國栽植。
1997年4月12日,植物分類學家W.T.Steam用栽培的淫羊藿植株制作成標本,并作為植物新種發表在1998年的《邱園通訊》上,擬名為Epi-mediumilicifolium,后來《中國植物志》編者根據原產地信息,新擬中文名-鎮坪淫羊藿,這是目前唯一一個以鎮坪縣為名的植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淫羊藿
鳳凰網-淫羊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