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樁截好后用清水浸泡24小時再用河沙種植,置半蔭處,保持干身濕度,20天后截口可見黑色液體分泌,幾天后萌芽,60天可見新根,成活率極高。
黑檀別名黑骨香、紫檀,柿科檀屬。耐陰,喜微酸性土,耐干旱也耐貧瘠,黑檀的最佳采挖時間是春分后芒種前。
特征:
葉小,互生,雞心形,革質,濃綠色。新芽葉嫩紅色。灌木類。樹皮、樹根黑色。木質堅硬。生長度緩慢,枝形上揚,多呈叢林狀、連根狀出現,常可遇到上好的叢林樁。花小,白色,生于葉腋。果豆大,熟時黃色。
選育樁階段黑檀生長緩慢,在嶺南盆景中是生長最慢的樹種,比黃楊的生長還慢。故在選樁時要特別注意選取有伴嫁托,最好是有幼枝的樹樁。如果截口超過3厘米,將很難培育到相配的枝托。
黑檀萌芽力強,發根快,故干、托、根基本上可以一次截到位。樹樁截好后用清水浸泡24小時再用河沙種植,置半蔭處,保持干身濕度,20天后截口可見黑色液體分泌,幾天后萌芽,60天可見新根,成活率極高。
蓄枝階段的管理
黑檀成活后可移放當陽通風處,施淡肥水,促使根旺枝壯。秋分后可按造型需要進行定托,把不需要的枝全部剪除,讓養分集中到造型枝上。
黑檀根系壯旺后喜肥,可適當加大肥水的比例,7天一次水肥。盆面長期施放腐熟的農家肥,讓每次淋水時把養分慢慢溶解,有利樹樁吸收。淋水要做到大干大濕,不干不淋,淋必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