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為25-30年。
妊娠期為195-265天,每胎通常為兩只,偶有1、3或4只,幼崽的死亡率約為10~30%。剛出生的北極熊大約長30厘米,重700克,在出生時無人協助,雙目緊閉,不過全身已經覆蓋著柔軟的毛發;1-2個月時,可以行走;
出生3-4個月后,母熊便攜子離開洞口,讓其外出見世面,長見識,晚上領著它們回洞過夜;出生4-5個月后斷奶,2-3歲后獨立,在此期間,幼崽要學習捕食和如何在北極嚴酷的環境中求得生存。
擴展資料北極冰山融化速度加快,2.7萬北極熊生存堪憂
北極熊主要生活在北極圈,如加拿大、美國的阿拉斯加、俄羅斯、格陵蘭和挪威。據估計,全世界最多只有2.7萬頭北極熊,其中有1.5萬頭生活在加拿大。英國研究人員的發現,北極熊的生存前景不容樂觀。
北極熊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同樣生活在冰山上的海獅,因此北極熊對冰山的依賴性非常大。像生活在加拿大哈得遜灣等一些地區的北極熊正遭受氣候變化帶給它們的影響。
英國研究人員的發現還揭示了北極圈和英國氣候變化速度加快的原因。研究人員認為,北極受到墨西哥暖流活動的影響非常大。墨西哥暖流是一股源自大西洋中部的溫暖洋流,這股暖流可以給歐洲北部帶去溫暖。
北冰洋的冰層只有9英尺厚。來自潛水艇的數據顯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北冰洋冰層薄了40%左右。過去一些通過計算機進行的研究把冰層厚度的下降歸咎于風團模式的變化。然而,英國研究人員最新獲得的衛星測量數據顯示,北極越來越長的夏天是造成北極冰層變薄的“罪魁禍首”。
倫敦大學極地觀察和測量中心的西摩·拉克森博士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他們的研究結果說,北極的夏天每10年便會增加5天。他說:“在我們比較衛星上的數據時,我們驚奇地發現,冰層厚度的變化與北極夏天長度的變化有許多共同點。
研究結果表明,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的話,北極冰山的融化速度還會加快,而這種狀況最終會使北極的冰完全消失。”西摩·拉克森博士是此次研究的發起人。
英國的研究小組使用衛星雷達對北極冰層的最頂層進行了測量,估計出冰層的厚度。拉克森博士說:“冰山融化后并不會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而分散的冰塊則會吸收更多的陽光,從而使溫度進一步升高。我們預測北極的溫度也會因此而比全球的平均溫度高3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極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北極冰山融化速度加快2.7萬北極熊生存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