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卵。
黑魚產卵期南方水域在5-7月份,北方水域在6-7月份。烏鱧的產卵場通常會具有以下兩個主要特點:水草叢生的場所,底質通常為淤泥;避風的淺水,靜水或水流緩慢的地區。生殖季節,親魚會成對地活動于產卵場,非常活躍,常常會躍出水面,在水草叢中營助產卵巢,此間雌魚和雄魚均腹部向上排卵和排精。烏鱧屬于1次產卵類型,產卵后一對親魚或僅雄魚潛伏在產卵巢附近守護幼卵,不讓別的魚類或蛙類靠近,以免子代受到傷害。
魚卵孵化后,當幼苗長至3厘米左右時,活動范圍開始擴大,此時親魚與幼魚群聚在一起,成魚在魚苗周圍跟隨保護。經歷20天左右的守護,仔魚發育到稚魚階段開始散群,親魚才停止其護幼行為。
擴展資料:
黑魚,烏鱧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烏鱧肌肉中含有17.63%的粗蛋白質(高于我國的四大淡水魚類),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占總量的77.07%,其中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總量為29.73%,4種鮮味氨基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為31.01%,這可能就是烏鱧味道鮮美的原因。
烏鱧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為17.63%(雄性)、18.89%(雌性),含有18種的氨基酸,其中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風味氨基酸含量都較高,利用氨基酸評價模式發現,雌雄烏鱧各部分必需氨基酸組成比較齊全,雄肌肉為53分,雌肌肉為50分。烏鱧肌肉中蛋白質的含量(16.94%)高于鱖、草魚、鰱、鳙、中華鱉、帶魚、對蝦和雞蛋中蛋白質的含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黑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烏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