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巴的作用是控制運動方向。
魚的尾鰭決定運動方向,提供前進的動力,若失去,魚不會轉彎。依據外形和尾椎骨末端位置的關系,尾鰭可分為四種類型:
1、圓形尾鰭:尾鰭為一葉,尾椎骨一直伸到尾鰭后端,將鰭分成背腹對稱,尾鰭末端尖,多見于魚類的胚胎期及仔魚期。
2、歪形尾鰭:尾鰭分上下兩葉,尾椎末端稍曲向上伸展到尾鰭的上葉內。上葉較長,下葉小而略為突出,形成內外上下均不對稱的歪形尾鰭。常見于現代軟骨魚類和少數硬骨魚類。如鯊、鱘等。
3、正形尾鰭:分為上下對稱的兩葉,尾椎末端僅達尾鰭的基部,而稍上翹,保留有歪形尾椎的痕跡,尾鰭外形完全對稱,下葉由增加的尾下骨片支持著。正形尾鰭是高等魚類的特征之一。據鰭形的變化,又包括了多種鰭形。
4、原形尾鰭:尾椎的末端平直伸展至尾的末端呈圓形,不像圓形尾那樣尖,尾鰭上下葉大致相等,這是一種原始的尾型,見于圓口綱,魚綱僅見于幼魚。
擴展資料:
動物尾巴的作用:
1、號稱“百獸之王”的老虎,除了有尖牙利齒之外,身后那條又粗又長的尾巴,是它另一個有力武器。當老虎攻擊獵物撲空時,會掄動尾巴,像鋼鞭似的掃向對方,把獵物擊倒。
2、非洲鱷的尾巴,是有力的捕食工具。非洲鱷靜靜地臥在河邊,一動也不動。一旦獵物靠近了它,便一躍而起,甩動尾巴,一下把獵物掃進水里,然后撲上去咬住吃掉。
3、鹿的尾巴又小又短,然而它卻是重要的報警器。當危險帶近鹿群時,首先發現敵害的鹿會豎起尾巴,露出下面的亮點,向同伴發出警報。鹿群一接到警報就會馬上逃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