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種植的山藥品種有細毛長山藥、二毛山藥和日本山藥3個品種.細毛長山藥和二毛山藥都屬于普通山藥長柱變種.日本山藥是一個適應性強、品質好、產量高、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2、土壤選擇和挖溝
種植山藥,應該選擇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輕壤土,忌鹽堿和粘土地,而且土體構型要均勻一致,至少1~1.2m土層內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夾層.否則會影響塊莖的外觀,對品質也有影響.挖溝應該在冬春農閑季節進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80cm的大小行的方法.溝深要達到l00~120cm,有條件的可采取機械挖溝.
3、種苗的制備
種苗制備方法有3種:一是使用山藥頭,取塊莖有芽的一節,長約20~40cm;二是使用山藥截段,將塊莖按8~lO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藥零余子.選用種苗以零余子育苗較好,其次是栽種1-2年的山藥頭,超過3年的不能用.用山藥塊莖作種苗是比較先進的栽培方法,既解決山藥塊莖數量不夠,且產量高,又能防治品種退化.分切山藥段子,一般栽種時邊切邊種,用300倍液多菌靈藥液浸泡1-2分鐘,晾干后即可播種.細毛長山藥和二毛山藥可提前30天切段,兩端切口處粘一屢草木灰和石灰,以減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墑
把山藥溝挖出的土分層搗碎,撿除磚頭石塊,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lOcm的溝畦,只留耕層的熟化土,以備栽種時覆土用.溝畦做好后,應該先趟平后灌水,水下滲后,即可栽種.
5、種植方法
山藥的種植,因各地氣候條件而有差異,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溫穩定超過9~10℃即可種植.有條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蓋.一般的方法是:山藥溝澆透水后,將種苗縱向平放在預先準備好的lO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后覆土5cm,在山藥的兩側20cm處施肥.一般施土雜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撫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鉀40--50kg/667平方米,過磷酸鈣60--75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壟.
拓展閱讀:病蟲害的防治危害山藥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莖腐病、白澀病、線蟲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和葉蜂[2].防茫關鍵是預防為主,結臺農業措施和化學防治;把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山藥適合在那些省份種植山藥,作為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受區域氣候特征、地質特點、生長習性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不同的產地特.山藥主產地河南博愛、武陟、溫縣等地,山西、陜西、山東、河北、浙江、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也有栽培.以廣西、河北、河南等地為主的幾大產地構成了國內主要山藥栽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