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栽培?
1、選地、整地: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或砂壤土。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
地塊選好,要休閑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后一次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千克,餅肥50千克,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厘米,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種子處理:每年10-1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蔭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人竹篩,搓去果皮,洗凈,晾干表面水分。用65%代森鋅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種10分鐘消毒處理。三七種子干燥后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采隨播或采用層積處理保存。
(2)播種: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進行點播,然后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以腐熟農家肥或與其它肥料混臺),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濕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用種7萬-10萬粒,折合果實10~12千克。?如播種澆水后采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天氣干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后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后進行,后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
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并分級栽培。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千克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1.5~2千克的為二級;1.5千克以下的為三級。移栽行株距:一、二級為18厘米×15~18厘米;三級的為15厘米×15厘米。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鋅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撈出晾干并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后,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在干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濕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后,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