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牛幼蟲的危害發(fā)生期、危害部位、不同蟲齡,分別采用了修剪蟲枝、樹干噴藥、鐵絲鉤殺蟲體、樹干注射藥液、藥棉堵塞蟲道、樹干涂白及樹干噴藥、用薄膜包裹樹干等多種方法進行防治。具體的方法是:
1、天牛的人工防治。利用天牛成蟲的假死性,可在早晨或雨后搖動枝干,將成蟲振落地面捕殺。或在成蟲產卵期用小尖刀將產孵槽內的卵殺死。在幼蟲期經常檢查枝干,發(fā)現(xiàn)蟲類時,用小刀挖開皮層將幼蟲殺死,發(fā)現(xiàn)被害枯梢及時剪除,集中處理。?
2、天牛的藥劑防治。這些年來試用的農藥主要有敵敵畏、磷胺、樂果、殺蟲瞇、殺螟松、辛硫磷、螟磷畏、殺蟲凈、害撲威、氧化樂果、氟乙酰胺等噴灑。
3、樹干涂白防治天牛。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鹽0.2份,牛膠(預先熱水融化)0.2份,水30~40份,或加敵百蟲0.2份,調成涂白劑。
擴展資料:
天牛是行道樹、防護林、庭院公園、廠礦學校綠化樹木和樹樁盆景的重要害蟲,喬木受害更重,少數種危害草本花卉。天牛對植物的危害以幼蟲期為最烈,成蟲雖然由于產卵及取食枝葉,有時也能引起或多或少的損害,但一般并不嚴重。
在生產實踐中,中國勞動人民很早就知道天牛是蛀食樹木的害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內說:“天牛處處有之,??乃諸樹蠹所化也”。這兩句話充分地顯示出人們對天牛發(fā)生的普通性和為害性的認識。蘇東坡有詩云:“兩角徒自長,空飛不服箱。為牛竟何益?利吻穴枯桑。”
樹木內部受了幼蟲的蛀蝕鉆坑,常常阻礙了它們的正常生長,減低產量,削弱樹勢,縮短壽命;在受害嚴重時,更能導致樹株的迅速枯萎與死亡。被蛀蝕的樹木常易引起其它害蟲及病菌的侵入,并易受大風的吹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