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解郁熱,理疝痛。葉可防治流行性感冒。根能治氣痛及疝痛。這是南方群眾廣為使用的一種民間藥。
黃皮〔學名:Clausenalansium(Lour.)Skeels〕蕓香科,小喬木,高可達12米。小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兩側不對稱,圓錐花序頂生;花蕾圓球形,花萼裂片闊卵形,花瓣長圓形,花絲線狀,果淡黃至暗黃色,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種子1-4粒;4-5月開花,7-8月結果。
黃皮原產中國南方,在中國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中國海南的花果期均提早1-2個月。
擴展資料黃皮樹寄生的治療便方:
1.防治流行性感冒:黃皮樹葉2斤半,加水24斤,煎至8斤,將汁水濾出、再在藥渣上加水20斤,又煎至8斤,將2次濾液合并,再煎煮濃縮至8斤,然后加防腐劑。成人每次服30毫升(約1小酒杯),一日3次。小孩減半,連服3至6天(或每人每日用葉2—3錢,水煎服,連服數天)。治療和預防流感有顯著效果。此方同時可治瘧疾。
2.肝胃氣痛:生黃皮果曬干,每日10個,水煎服。或用黃皮樹根l至2兩,水煎后去渣,加黃酒沖服。
3.疝氣偏墜:黃皮樹根2兩,小茵香5錢,水煎后去渣,沖入黃酒適量,溫服,一日2次。
4.風痰流注,寒性膿瘍:黃皮樹嫩葉,黃皮果核焙燥研細,龜板砂炒研末,各4兩,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2錢,一日2次,以黃酒送下。
5.蛔蟲上攻,心下痛:黃皮果6錢(鮮者2兩),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傷:黃皮樹葉2兩,焙燥,研細,用適量好黃酒隔水燉煮,一月分2次溫服,并以藥渣敷于傷口。
參考資料黃皮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