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產生的氣體被魚類皮膚表面產生的粘液狀液體包裹聚集在水面上,一點點是沒關系了,要是太密集了就該換水了。【水質】養殖用水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在水中溶解了各種離子分子,包含各種微生物、浮游生物及其它水生生物。這些物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其含量的多少決定了水質的好壞,對水生動物養殖有著巨大的影響。水質控制主要包括檢測和水質調節。影響水質變化的因素素有:水源、換水量、增氧設施、放養密度、施肥、投餌量、底質等。水質要求如下:(1)溶解氧:3~7mg/L,雖然羅非魚可耐1mg/L以下的低氧,但是溶氧長時間低于3mg/L時,魚的狀態將不太正常,容易發病。在池塘養殖中,水中的溶氧晝夜起伏,正常天氣情況下,溶氧最高點出現在中午2-3時,上層的溶氧多處于超飽和狀態,最低點在凌晨3點左右,但是如果水過深,池底白天也可出現缺氧現象。當溶氧不足時應及時使用“高濃聚合氧”500g/畝1米水深或“特惠大粒氧“500g/畝1米水深。(2)透明度:通常情況下,水的透明度是由浮游生物量的多少決定的。因為羅非魚可以很好利用和消化浮游植物,因此,養殖水體中要保持一定的濃度,特別在養殖早期,如水質過于清澈,最好施加肥料,用“復合培水王”5畝/包或“生物培水王”3-5畝/包,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cm。(3)水溫:生長溫度為10~34℃不等;一般較適宜溫室度為26~32℃。羅非魚長期處于10℃以下。(4)氨氮:0.1~0.3mg/L,當氨氮過高,有條件換水的建議換一部分水,及時使用“護水解毒靈”或“生態護水靈”500g/畝1米水深,解除毒素,然后投放增氧產品“氧博士”500g/畝或“底氧王”500/g米并迅速投入“復合培水王”或“藻益生”進行肥水。(5)PH值:6.5~8.9;一般情況下,在養殖之前應對水源作全面的監測并評價,對養殖戶來說,要經常測定水溫、透明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質條件。另外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水質的穩定性,換水時不要大排大灌,要少換多次,塘水和新水不要有太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