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證都發了,在重新分配土地的可能性不大,這次土地確權,就是把土地歸屬權完全確定下來,明確農民使用土地的權利,當農民遇到土地糾紛時,可以通過法律,維護農民自己的利益。
因二輪承包到期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從整體上來說,想大規模的從新分配土地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擴展資料:
2013年全國兩會給土地改革定下清晰的方向與目標:加快農村土地征收改革與完善土地流轉制度;建立農村金融機制,制止地方土地生財。
兩會土地改革:農村土地確權保障農民權益
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實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成為他們共同的呼聲。
在本次政協會議的提案中,九三學社中央毫不諱言征地制度改革是一塊難啃但必須要啃的“硬骨頭”,稱“只要走好農村土地登記確權的第一步,改革條件就基本具備”。
實際上,這也已經成為中央高層和業內的共識。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關于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國土資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長朱留華早前已給出明確答案。
他表示,短期來看,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可有效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糾紛,在城鎮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切實維護農民權益。
長期來看,有助于依法確認和保障農民的土地物權,形成產權清晰、權能明確、權益保障、流轉順暢、分配合理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是建設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的前提。
業內人士分析,近3年內中央及相關部委下發的相關文件條款,陸續放松了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范圍,但是對耕地保護及土地用途管制問題卻一再重申。
可見,這兩點構成了新一輪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線原則。
因此,土地制度改革也將在這兩個底線原則下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土地確權